《三山盟約》簽訂之後,龍國立馬調集了十五萬大軍以及大量優秀基層官吏南下,在博巴迪利亞總督的配合下,開始全麵接收新西班牙總督區。
即便有著西班牙人的主動配合,整個新西班牙總督區的接收工作,龍國這邊也足足忙活了兩三個月。
西班牙人撤走的時候,帶走了不少的東西,當然留下的東西更多,特彆是人口,當地的印第安人龍國這邊根本不可能讓西班牙人帶走。
最後經過統計,整個新西班牙總督區內印第安人約312萬,這些可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勞動力。
三百多萬印第安人,龍國的15萬大軍外加20萬移民投入進來之後,還是有點少的。
麵對如此多的印第安人口基數,陳平安自然是得從龍國繼續調集移民,以完成深度漢化了。
想要整個新西班牙總督區徹底的成為龍國的領土,漢民的人口基數最起碼得過半才行。
當然了,後續移民的到來是需要時間的,不過先期的三級公民製度卻是在龍國正式接受完整的新西班牙總督區的同時,同步的建立了起來。
對於新統治者推行的三級公民製度,當地的土著反應異常的積極。
之所以會如此,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沒有對比就沒有動力。
在新西班牙總督區,西班牙人一直都是通過嚴酷的經濟剝削、文化同化等方式統治當地的印第安人。
政治上就不用說了,印第安人完全沒有任何的政治權力。
經濟上,西班牙人劃分土地,建立莊園,將大量印第安人變為農奴,強迫他們在土地上勞作,為殖民者創造財富。
還強迫印第安人開采銀礦、種植甘蔗和藍染料等經濟作物,榨取巨額財富。
此外,由於勞動力短缺,後來還實行債役製,使原住民淪為債務奴隸。
文化上,天主教傳教士跟隨殖民者來到此地,試圖用基督教義取代原住民千百年來的傳統信仰,原住民的神廟或被毀棄,或被改建。
阿茲特克的260天宗教曆被格裡高利曆取代,納瓦特爾語淪為奴仆的語言,印第安人的語言、信仰、傳統習俗被限製甚至禁止,民族自信心與文化認同感遭到嚴重破壞。
社會生活上,西班牙人開辦學校壟斷教育,目的是培養為其殖民統治服務的土著神職人員,鞏固殖民統治。
可以說西班牙人在新西班牙總督區實行的就是農奴製和奴隸製。
三級公民製度跟農奴製和奴隸製一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原先的農奴隻要肯努力和肯工作,隻需要一年時間,就可以成為三等公民,徹底擺脫農奴和奴隸的身份。
這種情況下,當地的土著反應不熱烈那才叫怪了。
三級公民製度的推行,讓當地印第安人的工作積極性極大的提高。
等到一年之後,當地印第安人擺脫農奴和奴隸身份,正式成為三等公民的時候,龍國移民的數量估計已經過半。
那個時候,印第安人的漢化過程也將會大大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