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第一次內戰結束後,緊接著便是英國第二次內戰
英國第二次內戰1648年)的過程和結果如下:
一、戰爭過程
1.多方勢力反叛
1647年11月,查理一世從軟禁地逃脫後,與蘇格蘭簽訂《秘密條約》,蘇格蘭承諾以武力支持其複辟,換取英國建立長老派教會體製。
同時,英格蘭國內的王黨勢力保皇派)聯合長老派,在多地發動叛亂:
肯特、埃塞克斯等地的王黨軍隊進攻倫敦;
威爾士地區的王黨貴族起兵;
蘇格蘭軍隊從北部入侵英格蘭。
2.議會軍的應對
議會內部以獨立派克倫威爾為首)為主導,決定武力平叛。克倫威爾率領“新模範軍”迅速出擊:
先在肯特擊敗王黨主力,解除倫敦威脅;
隨後揮師北上,在普雷斯頓戰役中重創蘇格蘭軍隊;
同時,議會軍將領費爾法克斯攻克威爾士,鎮壓當地叛亂。
二、戰爭結果
1.王黨與蘇格蘭勢力慘敗
第二次內戰僅持續約一年,1648年秋,克倫威爾徹底平定叛亂,查理一世再次被俘。
蘇格蘭軍隊主力被殲滅,被迫退出英格蘭,此後與英國議會達成和解。
2.政治格局劇變:處死查理一世與共和國建立
獨立派以“通敵叛國”為由,清洗議會中的長老派勢力,掌控議會主導權。
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暫時終結。
同年5月,英國宣布成立共和國,開啟資產階級革命的新階段。
第二次內戰的結束標誌著議會軍對王黨勢力的徹底勝利,為英國廢除君主製、建立共和政體奠定了基礎,也加速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
這些都是陳平安在初中曆史教科書裡學過的一些事情。
沒想到,自己參與歐洲戰場的契機,竟然要靠查理一世了。
根據勞倫斯所說,他的王黨一派安排在北美這邊的臥底。
勞倫斯得到國內那邊的消息,王黨戰敗,查理一世逃亡蘇格蘭,於是勞倫斯趁著這次四國一起派出使者給龍國陛下送禮的機會,冒死求見龍國神武大帝。
勞倫斯請求雇傭龍國軍隊出兵英國,幫忙逃亡到蘇格蘭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東山再起,打敗議會軍,重新確立王權在英國的至高地位。
隻是,一直都在美洲這邊的勞倫斯,恐怕還不知道,他的國王陛下查理一世,這會早已經被蘇格蘭人以40萬英鎊的價格移交給英格蘭議會了。
不過,查理一世很快就會從軟禁地重新逃脫,英國的第二次內戰也會很快爆發。
這倒是插手歐洲戰場的不錯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