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人想要給黛玉保媒,但實際上卻是借此向黛玉發出一種隱晦的警告。意思很明顯,即便賈母再怎麼疼愛寶玉,如果賈母沒有最終點頭拍板,那麼寶玉就如同還未熟透、隨時可能飛走的鴨子一般,並不是板上釘釘之事。
隻聽那人說道:“我心裡一直惦記著你家寶兄弟呢,老太太對他那可是寵愛有加啊!”接著又道:“若是從外麵尋覓人家來說親,恐怕難以找到稱心如意的。倒不如乾脆將你家林妹妹許配給他,如此一來豈不是四角俱全,皆大歡喜啦!”
誰能料到這番言語竟會被立在一側的紫鵑給聽進耳朵裡去了!說時遲那時快,隻瞧那紫鵑步履匆匆地奔至近前,臉上掛著一抹笑意,開口發問道:“姨太太既有這般絕妙的好主意,緣何不去同老太太講上一講呢?”
這突如其來的一問,直叫薛姨媽有些手足無措起來。畢竟,她方才所言不過是信口胡謅罷了,壓根兒就未曾動過要將此事促成的念頭。眼瞅著自己那虛情假意的客套即將被聰明伶俐的紫鵑給戳穿,薛姨媽心下一急,刹那間便施展出了一記足以令任何一個女孩子都倍感窘迫與尷尬的狠辣招數來。
但見她麵色猛地一沉,雙目圓睜,柳眉倒豎,對著紫鵑便是一通厲聲斥責:“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片子,性子怎生得如此毛躁急切?莫不是眼巴巴地盼望著趕緊把你家姑娘嫁出去,好使你也能夠早早脫身?早早地給自己找個小女婿不成?”
當薛姨媽那偽裝出來的虛情假意就這樣被聰慧機敏的紫鵑當著眾人的麵無情地揭穿時,她臉上原本堆砌著的虛假笑容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猙獰扭曲的麵容,仿佛一隻被激怒的野獸,全然不顧及眼前站著的隻是一個涉世未深、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孩子。她口中吐出的那些毫不留情的羞辱之語,猶如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匕首,直直地刺向紫鵑那顆脆弱的心。
這般行徑,一方麵充分顯露出了薛姨媽深藏於心底的那份惡毒與陰險。平日裡,她總是以一種和藹可親、善解人意的形象示人,但此時此刻,當自己的真麵目被揭開後,她再也無法掩飾住內心的醜惡;而另一方麵,這些尖酸刻薄的話語,恰恰也真實地反映出了薛姨媽急於將自己女兒薛寶釵嫁出去的那種焦灼不安的心情。
要知道,此時的寶釵已然度過了即將行笄禮的年紀。在那個女子大多在十五歲之前便需定下親事的古代社會裡,像寶釵這樣的年齡,無疑已經算是不折不扣的“大齡剩女”了。作為母親的薛姨媽,又怎麼可能不為女兒的終身大事感到憂心忡忡呢?
然而,在這場圍繞著寶玉婚姻展開的激烈角逐——釵黛pk當中,局勢對於薛家母女而言可謂是變幻莫測。就在她們滿心期待能夠促成“金玉良緣”之際,賈母卻出人意料地相中了那位突然造訪賈府的寶釵的堂妹薛寶琴。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讓薛姨媽心中一驚。所幸的是,經過一番打聽之後得知,這位惹人憐愛的寶琴姑娘早已有了婚約在身,如此一來,倒也暫時不會對寶釵構成太大的威脅。
但是,從賈母對待寶琴超乎尋常的喜愛之情以及她親自出麵為薛蝌的婚姻“硬做保山”這件事情上,心思細膩的薛姨媽敏銳地嗅出了賈母對於自家孫子寶玉婚姻大事的極度重視與迫切渴望。與此同時,她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想要成功實現“金玉良緣”這個目標,不僅任務艱巨繁重,而且所剩時間也是愈發緊迫了。
因此,可以說《紅樓夢》的第五十七回,實際上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婚姻大決戰!各方勢力暗中較勁,明爭暗鬥,隻為爭奪那最終的勝利果實……
紫鵑宛如一位聰慧過人的謀士,手持著傳統文化這柄鋒利無比的長矛,勇敢地向那深陷混沌、卻又滿懷真情實意的寶玉發起衝擊。然而,儘管她的智慧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能夠刺破重重迷霧,喚醒沉睡中的寶玉,但麵對那群掌控著文化風向標的權貴們,她的力量終究顯得微不足道。
那些所謂的文化掌舵者們,他們猶如堅固的堡壘,牢牢守護著既有的秩序和規則。紫鵑的努力就如同蚍蜉撼樹一般,難以撼動其分毫。在這個充滿世俗與功利的世界裡,真情往往成為了一種奢侈品,輕易便會被市儈的算計所擊敗。
而寶黛之間那段令人心碎的木石前盟,至此已徹底化為泡影,再也無法續寫曾經的美好篇章。昔日那座繁華熱鬨的大觀園,如今也隻剩下一片淒涼景象。曾經回蕩在園中的那句“你放心”——這世間最為真摯的愛情誓言,亦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消散於風中,徒留無儘的遺憾與歎息。
正當眾人都沉浸在這壓抑的氛圍之中時,王熙鳳卻突然笑盈盈地走了過來。“喲,這是怎麼了?一個個像是霜打的茄子似的。”她打趣著,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
王熙鳳深知其中利害關係,雖向著賈母,但也不願得罪薛家。於是眼珠一轉,對著紫鵑說道:“紫鵑呀,你這孩子也是心急了些。姨太太不過是說笑幾句,哪值得你這般較真。”又看向薛姨媽,“姨太太,您大人大量,也莫要跟個小丫頭計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姨媽哼了一聲,卻也不好再說什麼。王熙鳳拉著紫鵑,輕聲勸道:“你呀,以後莫要這麼莽撞。姑娘的事自有老太太操心。”紫鵑默默地點頭,眼中仍有不甘。
而後幾日,府裡看似恢複了平靜,但暗地裡的波濤洶湧並未停止。寶釵知曉此事後,暗自歎氣,她雖有心嫁給寶玉,可不想用這種手段。而黛玉在房中聽聞了一切,心中對紫鵑又是感激又是擔憂,隻盼著終有一日能得償所願,與寶玉長相廝守,可這前路茫茫,又讓她心生絕望。
幾日後,宮中傳來消息,說是貴妃娘娘元春有意賜婚。賈府上下頓時緊張起來,大家都揣測著這賜婚對象會是誰。薛姨媽趕忙帶著寶釵前去打探消息,希望能從中尋得機會。而黛玉則在房中坐立難安,紫鵑在一旁安慰。
王熙鳳倒是鎮定許多,她一邊安排府中的事務,一邊留意著各方動靜。賈寶玉對此渾然不知,依舊每日與姐妹們作詩嬉鬨。
終於,太監前來宣旨。眾人齊聚一堂,大氣都不敢喘。太監打開聖旨宣讀,竟是將探春指婚給遠方藩王之子。賈府眾人鬆了口氣,卻又為探春即將遠嫁而哀傷。
寶釵心想,此次雖不是關於寶玉的賜婚,但往後形勢更加複雜難測。黛玉卻暗自慶幸,至少目前她與寶玉還有一線生機。紫鵑悄悄握緊黛玉的手,仿佛在告訴她無論如何都會陪著她堅守這份感情。而王熙鳳看著眾人神色各異,心中明白這平靜之下仍是暗流湧動,未來的日子怕是更不太平了。
沒過多久,元妃再次傳下話來,欲在賈府舉辦一場詩會,勝者可得賞賜。眾人皆知這詩會背後定有深意,怕是與寶玉婚事有關。黛玉本就才情出眾,心中又念著與寶玉之事,自是精心準備。寶釵亦是不甘示弱,她想著若能在詩會上大放異彩,或許能增加幾分勝算。
詩會當日,園中繁花似錦。眾人依次作詩,氣氛緊張又熱烈。黛玉所作詩詞哀怨婉轉,儘訴相思之苦。寶釵則作得沉穩大氣,儘顯賢德風範。寶玉左右為難,既欣賞黛玉的才情,又欽佩寶釵的豁達。
正在評判之時,元妃身邊的宮女突然開口:“娘娘之意,今日詩會,若黛玉姑娘能與寶釵姑娘共作一首詩,和睦相處,娘娘另有重賞。”黛玉與寶釵相視一眼,無奈隻能合作。兩人心思各異,卻又配合默契,作出一首驚豔全場的詩作。元妃聞之大喜,賞賜諸多珍寶。但眾人心中疑惑更深,這元妃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詩會過後,府中的氣氛越發微妙起來。
幾日後,元妃又召寶玉進宮。寶玉心中忐忑,卻也隻能前往。元妃見了寶玉,細細詢問他對釵黛二人的看法。寶玉支支吾吾,不敢直言。元妃見狀,心中有數,笑道:“本宮知你心意,但婚姻大事,並非僅由情感而定。”
寶玉出宮後,越想越愁。而黛玉和寶釵這邊,也各自思量。這時,府外來了一位遊方道士。那道士聲稱能算出人的姻緣命運。薛姨媽忙請道士進府,先為寶釵算。道士撚須搖頭晃腦,說了一堆晦澀之言,大意是寶釵姻緣近在咫尺,卻有波折。
輪到黛玉時,道士看了黛玉許久,歎道:“姑娘命中有劫數,此劫關乎情緣,若能熬過,自是美滿。”黛玉聽了,心中一驚。紫鵑在旁不滿道:“你這道士,莫要胡說。”道士也不惱,飄然而去。
此後,府中傳言四起,都說黛玉命途多舛,不適宜與寶玉成婚。賈母聽聞後,心中猶豫起來。黛玉得知這些傳言,病體愈加沉重,整日以淚洗麵。紫鵑四處奔走,想要平息流言,卻無能為力。寶釵雖同情黛玉,但也不知如何是好,隻能等待命運的進一步指示。
恰在此時,北靜王水溶來訪。他素來傾慕賈府的才俊佳人,此次前來,一是看望寶玉,二是好奇那傳聞中的林黛玉與薛寶釵。見到黛玉病態嬌弱卻難掩靈秀之氣,心中不禁起了憐惜之意。
北靜王身份尊貴,他的態度隱隱影響了賈母的想法。賈母思忖著,若黛玉能得北靜王庇護,或許也是一條出路。於是委婉向北靜王提及黛玉的才情與境遇。北靜王聽後,表示願為黛玉尋覓良醫。
這一舉動使得府內議論紛紛,有人猜測北靜王是否有意納黛玉為側妃。寶釵聽聞,心中五味雜陳。而寶玉更是心急如焚,他找到北靜王表明自己對黛玉的深情。北靜王大笑,原來他隻是不忍黛玉被流言所傷,並無他意。經此一事,賈母重新堅定了支持寶黛的決心,流言漸息。黛玉病情也稍有好轉,她與寶玉四目相對,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而紫鵑也終於放下心頭大石,府中暫時恢複了往日的平和安寧。
可好景不長,邊疆戰事突起,朝廷急需錢財糧草擴充軍備。賈家被責令捐獻大批財物,一時間賈府上下人心惶惶。為了湊足數額,賈赦等人打起了黛玉嫁妝的主意。他們以為黛玉孤身一人寄養於此,這筆錢可以隨意挪用。紫鵑察覺後告知了黛玉,黛玉氣憤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寶玉得知此事後,決定尋求北靜王的幫助。北靜王考慮到賈府的狀況和寶黛的情誼,答應出麵周旋。同時,寶釵也勸說母親拿出部分家財幫助賈府渡過難關,她深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在多方努力下,賈府的危機得到緩解。賈母趁機提出正式確定寶黛的婚事,眾人見北靜王都支持寶黛,也不再反對。寶玉和黛玉終於得以訂下婚約,紫鵑喜極而泣。而寶釵雖有些失落,但也真心祝福他們。從此,寶黛在府中安心度日,期待著成親之日的到來。
誰知,成親前夕,賈府忽接密報,說北靜王水溶卷入謀反大案。聖上大怒,下令徹查與之關聯之人。賈府因與北靜王來往密切,被牽連其中。寶玉作為北靜王好友,被官兵抓走審問。
黛玉心急如焚,不顧身體虛弱,求見官員陳情。但賈府此時人人自危,無力相助。寶釵也為寶玉擔心,她勸母親再使銀錢疏通關係。
賈母憂慮成疾,臥床不起。紫鵑日夜陪伴黛玉,寬慰她定能逢凶化吉。
幾日後,傳來消息,北靜王證實清白,原來是政敵誣陷。寶玉被釋放歸來,隻是受儘折磨,身心俱疲。
經此一劫,寶玉與黛玉的婚事不再拖延。賈府上下齊心操辦喜事,一掃先前陰霾。成親那日,鑼鼓喧天,黛玉鳳冠霞帔,美若天仙。寶玉精神抖擻,滿心歡喜。紫鵑看著二人拜堂成親,欣慰落淚。寶釵也帶著真誠的笑容參加婚禮。自此,寶黛終成眷屬,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賈府也慢慢走向複興之路。
喜歡夢幻旅遊者請大家收藏:()夢幻旅遊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