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一日,陳星正津津有味地讀著那部經典之作——《紅樓夢》。當讀到第三十四回時,一個情節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原來竟是那薛蟠被自己的親妹妹薛寶釵給冤枉了!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薛蟠竟然拿“金玉良緣”來說事兒。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寶釵聽聞襲人所言,便心生疑慮,懷疑寶玉挨打的緣由乃是自家兄長在外挑唆他人散布出去所致。於是她趕忙回到家中將此事告知了母親薛姨媽。薛姨媽深知自己兒子平日裡的脾氣和品性,對女兒的話自然深信不疑。
無巧不成書,就在這時,薛蟠恰好歸家來打聽寶玉挨打之事。哪知一進門,迎麵而來的便是母親的斥責。薛姨媽痛斥兒子佯裝憨厚,一口咬定就是他惹出的這場風波。薛蟠向來名聲不佳,可這等子虛烏有的罪名,若硬要強加於他頭上,他又如何肯認?心中隻覺萬分委屈,認定是母親偏聽偏信、錯怪了自己。
待到後來,當薛蟠知曉原來是妹妹寶釵冤枉了他之後,更是怒火中燒。一時間,憤怒衝昏了頭腦,他竟揚言要打死寶玉以償命之罪。不僅如此,氣急敗壞的薛蟠甚至還將妹妹的婚事——那眾人皆知的“金玉良緣”給搬了出來作為說辭。
那麼,問題來了,被親妹妹冤枉後的薛蟠,究竟為何會拿這“金玉良緣”來說事呢?或許是因為在極度惱怒與悲憤交加之際,他已然失去了理智,隻想尋得一個能夠反擊妹妹、讓其啞口無言的利器;亦或是在潛意識裡,對於妹妹與寶玉之間可能存在的情愫以及那所謂的“金玉良緣”,他本就心存芥蒂,此番正好借此機會發泄一番……個中緣由,恐怕隻有薛蟠自己最為清楚了。
這當真是薛蟠被妹妹冤枉之後的一番口無遮攔!隻見寶釵麵沉似水地說道:“究竟是誰在這裡大吵大鬨呢?明明是你率先手持刀杖,氣勢洶洶地鬨騰起來,反倒指責他人在鬨事。”
此刻,薛蟠麵對著寶釵那一句句條理清晰、言之鑿鑿的話語,隻覺得難以駁斥,甚至比起母親的訓誡還要難以回應。一時間,他心中焦急萬分,隻想趕緊尋些話語將寶釵給堵住,如此一來,便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攔住他說話了。再加上他此時正值怒不可遏之際,哪裡還顧得上思量這些言語的輕重緩急,於是便脫口而出道:“我的好妹妹呀,你也就彆跟我在此爭執不休啦,其實我早就知曉你的心思了。想當初,媽媽可是親口對我說過,你身上有著那塊金鎖,將來非得找一個佩戴玉石之人方可相配良緣。而你呢,自那時起想必就已經暗暗留心了吧,如今眼見寶玉那小子身上正好有著那麼一塊所謂的通靈寶玉,你自然而然地就會對他百般維護,處處偏袒於他。”然而,這話尚未說完,便驚得寶釵瞬間呆若木雞,整個人都氣得怔住了。
薛蟠正在氣頭上時,便如同那脫韁野馬一般,口中毫無顧忌地嚷嚷出了“金玉良緣”這四個字。不僅如此,他還大放厥詞道:“我看啊,咱們家妹妹薛寶釵見那賈寶玉身上有塊通靈寶玉,就有意偏袒於他!”
薛蟠這一番言語猶如一道驚雷,猛地劈在了寶釵的心間,直將她驚得當場怔住。要知道,在這封建禮教森嚴的古代社會裡,尚未出嫁的女子對於自己的婚姻大事根本沒有自主權可言,更彆提什麼自由戀愛之事了。而薛蟠此番話語,簡直就是在暗指寶釵因為見到寶玉身上那塊玉,便對其動了心思。這樣的言辭倘若被外人聽去,那寶釵可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定會招來無數的流言蜚語和指責謾罵,到那時,恐怕她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了,也難怪寶釵聽聞此言後會怒不可遏。
然而,仔細想來,此事倒也難以簡單地評判究竟是誰對誰錯。畢竟,薛蟠平日裡的行為舉止本就不夠檢點,聲名狼藉也是人儘皆知的事情。所以旁人在遇到一些麻煩時,自然而然就容易對他產生懷疑。
儘管寶釵曾在襲人麵前極力維護自家兄長,為他百般辯解,但實際上,她的內心深處早已相信了襲人的說法,認定正是哥哥薛蟠向賈政告的密,才致使寶玉遭此一頓毒打。
再瞧瞧那薛姨媽這位母親,更是糊裡糊塗得緊。她壓根兒就不願傾聽兒子的解釋與辯白,一味地覺得自己的女兒寶釵向來誠實守信、品行端正,絕不會信口胡言亂語,更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冤枉他人。於是乎,僅憑這一點,薛姨媽便毫不猶豫地斷定此事必定是兒子薛蟠所為。可憐那薛蟠平日裡本就因放蕩不羈的行徑飽受詬病,如今又攤上這麼一檔子事兒,當真是有苦難言呐!
要說那薛蟠啊,平日裡行事的確有些不著邊際、荒誕不經。可這回呢,他竟無端端地被冤枉了,心中自然是氣惱萬分!於是乎,他火急火燎地跑去找母親和妹妹分辨是非曲直。
隻見薛蟠滿臉怒容,嘴裡不停地嚷嚷著:“寶玉挨打的事兒,怎麼能怪到我頭上來?明明就是他自己行為不檢點,沒有一點兒分寸!”接著,他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道來。原來,寶玉那次見到蔣玉菡後,兩人不知怎的,一見如故,沒聊幾句居然就互相交換起了汗巾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薛蟠越說越來氣,繼續憤憤不平道:“再說了,那老太太向來最疼愛的就是寶玉。每次寶玉一挨打,她總要揪出個人來當替罪羊。上次寶玉挨打時,老太太就把賈珍給罵了一頓,硬說是賈珍惹出來的禍事。可這次,明擺著就是寶玉自己犯渾,卻還要賴到我的身上!哼,我薛蟠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更不想做什麼背鍋俠!大不了,我現在就去打死寶玉,替他抵命算了,也免得我在這裡平白無故地受這份窩囊氣、遭這份冤枉!”
眾人皆知薛蟠是個脾氣暴躁、容易衝動之人,在這件事情上更是將這一特點展現得淋漓儘致。就在這時,多虧了寶釵站出來好言相勸,苦口婆心地寬慰薛蟠,總算是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待到事後,兄妹倆再次交談之時,寶釵不經意間說出的幾句話,猶如火星濺入乾柴堆,瞬間點燃了薛蟠心中尚未熄滅的怒火。麵對妹妹有理有據的言辭,薛蟠一時間竟是啞口無言,想要反駁卻又無從說起,隻能憋紅著臉,杵在那兒生悶氣。
就在那一瞬間,怒火攻心的薛蟠不管不顧地將“金玉良緣”之事搬了出來,他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都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了寶釵的心窩。而這些傷人的話語,也著實讓一向沉穩端莊的寶釵氣得臉色發白、渾身顫抖。
此外,薛蟠心中對妹妹護著寶玉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在他眼中,自己可是寶釵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啊!可每當有事發生時,妹妹非但不站在自家人這邊幫忙說話,反而胳膊肘往外拐去護著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外人——賈寶玉,甚至還不分青紅皂白地冤枉起自己來了。
此時怒不可遏的薛蟠哪裡還顧得上思考言語是否得當,更不會在意說出口後的後果如何。於是,在情緒的驅使之下,他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提及了“金玉良緣”。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金玉良緣”這個話題第三次出現在眾人麵前了。回想起之前薛姨媽僅僅因為聽了寶釵幾句話,便如此輕率地下了定論,不難看出她應當是個心思單純之人,全然沒有什麼深沉的心機和城府。這樣的行事作風,實在難以令人將其與所謂的“金玉良緣陰謀論”聯係在一起。畢竟,如果真有精心策劃的陰謀存在,那幕後主謀怎會如此草率地露出破綻呢?
要知道,薛家雖然家財萬貫,但在那個視商人為下品的時代背景下,即便他們腰纏萬貫,想要與宗室親王結為親家也是難如登天之事。更何況如今寶釵已然在入宮選秀中名落孫山,那麼她的終身大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薛姨媽心頭最為掛念的頭等要事。
寶玉此人雖然平日裡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但他終究是國公府的少主子,身份尊貴無比。而且這寶玉自小就深受賈母的寵愛,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倘若薛寶釵能夠嫁與寶玉為妻,對於薛家而言,無疑是一樁極為美滿的親事,堪稱高攀。
說起這薛寶釵,她身上確有一把精致的金鎖。至於是否真如傳言所說,需得遇見那持有通靈寶玉之人方可成就姻緣,其實已無關緊要。關鍵在於“金玉良緣”之說乃是由薛姨媽親口提及,如今卻從其兄長薛蟠口中道出,這著實令薛寶釵感到幾分尷尬與困窘。
要知道,薛寶釵可是尚未出閣的大家閨秀,向來注重名節禮儀。此刻竟被自家親兄當著眾人之麵,直言她對寶玉心懷偏袒之意,並將原因歸結於所謂的“金玉良緣”,如此行徑怎能不讓她羞赧萬分?
寶釵雖是妹妹,卻為薛蟠這個惹是生非的哥哥操碎了心,如今聽到哥哥拿自己的婚事說事,寶釵氣哭了。
話說那薛蟠本就是個大大咧咧、性格豪放之人,但對自己的親妹妹薛寶釵卻是打心底裡疼愛的。隻是這一日,不知怎地鬼迷心竅竟說了句讓妹妹傷心的話來。話一出口,他便覺懊悔不已,心中暗自思忖:“我這張破嘴啊,怎麼能如此傷妹妹的心呢!”
果不其然,那薛寶釵聽了兄長這番言語,頓時氣上心來,眼眶泛紅,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滾落而下。看著妹妹這般委屈模樣,薛蟠更是心如刀絞,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待到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屋內,薛蟠早早起身洗漱完畢後,便匆匆來到妹妹房門前。他輕輕叩響房門,待裡麵傳來應允之聲後,方才小心翼翼地推門而入。隻見薛寶釵正坐在梳妝台前,蛾眉微蹙,似仍未從昨日的不快中緩過神來。
薛蟠趕忙上前幾步,滿臉愧疚之色地道起歉來:“好妹妹,都是哥哥不好,昨日胡言亂語惹得妹妹傷心落淚,實在該死!今日特來向妹妹賠罪,萬望妹妹莫要再與哥哥計較了。”說著,他還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錦盒遞到妹妹麵前。
薛寶釵抬眼瞧去,隻見那錦盒之中放著一塊潔白無瑕的絲帕和一小瓶晶瑩剔透的寶石研磨膏。她心知這定是哥哥為了彌補過錯而精心準備之物,心頭不禁一軟,臉上的神色也稍稍緩和了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薛蟠見狀,連忙趁熱打鐵說道:“妹妹,這絲帕乃是江南名繡所製,最是柔軟細膩;還有這瓶寶石研磨膏,可是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尋得來的,可以幫妹妹將那金鎖擦拭得更為光亮奪目呢!”說罷,他還親自拿起絲帕沾取些許研磨膏,仔細地擦拭起金鎖來。
薛寶釵看著兄長認真的模樣,心中的氣惱早已煙消雲散。她微微一笑,輕聲說道:“哥哥有心了,其實我也知曉哥哥向來口直心快,並非有意為之。既然哥哥已誠心認錯,此事便就此作罷吧。”
薛蟠聞聽此言,心中大喜,忙不迭地點頭應道:“還是妹妹通情達理,不愧是咱們薛家的好閨女!日後哥哥定會謹言慎行,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啦!”兄妹二人相視一笑,先前的嫌隙也就此化為烏有。
顯而易見,曹雪芹精心構思了這樣一個情節:讓薛蟠將自己的親妹妹薛寶釵給氣哭了,而且還拿“金玉良緣”來大做文章。這一設計可謂是與薛蟠的人物性格完美契合。要知道,薛蟠本就是個魯莽粗俗、行事不計後果之人,他能做出這般舉動完全在意料之中。
與此同時,通過薛蟠的言行,“金玉良緣”這個話題又一次被擺到了台麵上。而這件事情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便是能夠明確地看出,薛姨媽其實並非外界傳聞的那般心機深沉、城府極深。一直以來關於“金玉良緣”背後存在著某種陰謀的論調,現在看來似乎顯得有些過於牽強附會了。畢竟從這次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薛姨媽或許並沒有刻意去謀劃和推動這段姻緣,一切也許隻是機緣巧合罷了。
毫無疑問,若是將此事的主人公換成那溫柔多情、憐香惜玉的賈寶玉,亦或是風流倜儻卻又懂得討女子歡心的賈璉,絕對不會發生把自家妹妹給氣哭這種令人揪心之事。畢竟,寶玉對待姐妹們向來都是關懷備至、嗬護有加;而賈璉呢,雖有些花心,但在與女性相處時,也是頗為圓滑世故,總能巧妙地避免讓她們傷心難過。然而,這世上偏偏就有像薛蟠這般莽撞粗俗、毫無顧忌之人,其性格暴躁易怒且行事魯莽衝動,往往不考慮他人感受便肆意妄為。也正因如此,他才會乾出這等蠢事來,竟能將自己的親妹妹氣得淚如雨下,真是讓人既憤慨又無奈啊!
喜歡夢幻旅遊者請大家收藏:()夢幻旅遊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