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的大門合攏,隔絕了響個不停的手機鈴聲,薑枳在完成術前準備後便專心做起了手術。
她今天手酸的厲害,可即便如此,一旦投入工作,她的手還是一如既往的穩。
切割頭皮、定位鑽孔、切割顱骨、分離硬腦膜和內骨板……手術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手術室的大門卻在此時打開了,兩道身影一前一後的走進了手術室,目標明確的朝薑枳走去。
為首的是薑枳的老熟人,京都一院院長林岩柏。
林岩柏跟薑枳認識很多年了。
往前六七年,林岩柏還是臨城一家三丙醫院科主任的時候,薑枳便被人送到了他麵前,讓他給她安排一台手術。
林岩柏都驚呆了好吧。
當時薑枳才幾歲?
十五歲?十六歲?
可就是這樣一個還沒他兒子大的小女孩,竟然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一百多台手術!
而且一台比一台難度等級高,一台比一台用時短!
她以林岩柏難以想象的速度成長起來,最後卻把功勞儘數送給了他。
林岩柏又是心虛,又是懷疑人生。
然後他的人生突然就變了樣。
靠著薑枳送給他的業績,他在醫院的話語權越來越高,職權也越來越大。
但這是表麵上的。
私底下他卻是一名被薑枳折磨的生不如死的卑微學徒。
薑枳偶然聽到醫院的同事議論他,說他能力不配位,說他實力也就那就,不知道是怎麼坐到現在的位置的。
她一想對啊。
光是送他業績,他卻沒有相應的實力匹配,等將來她學成離開了,他不是完犢子了?
抱著送佛送到西的想法,薑枳決定對他進行特訓,務必讓他的能力能匹配上他的職位和名聲。
於是他就慘了。
耐力不夠?
那就爬山跑步,一天十公裡起步。
手不夠穩精準度不夠高?
那就在模擬材料上練習,從淩晨練到天黑。
什麼夾黃豆夾米粒夾金珠,什麼練打結練縫合,反正什麼需要練什麼。
半年的時間,在薑枳的折磨和指點下,他的業務水平突飛猛進。
然後薑枳就走了。
——對於她而言,學醫是為了興趣,也是為了繼承她祖父母的衣缽,但她從沒想過在這一行業紮根。
林岩柏高興又難過,無數次感歎薑枳不專攻醫術委實是可惜了。
薑枳人雖然離開了,不過一日為師,終身為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