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原大學的補貼一共分三等:
甲等補助,每個月二十三塊錢,隻有家庭條件非常困難的學生才能拿到。
比如父母殘疾,或者體弱多病,甚至雙雙離世,總之,就是家裡沒有正兒八經勞力的那種。
乙等補助每月十六塊,家境相對困難的學生才能享受。
要麼父母沒有工作,要麼兄弟姐妹特彆多,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國家規定的貧困線之類。
丙等補貼每月十塊錢,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差不多都可以拿到。
如果父母都是乾部,兄弟姊妹也不多,還都是城市戶口,人均收入比較高,那就對不起了,隻能自己解決吃喝拉撒。
除了錢,糧票也是有補貼的,大學生就比普通市民多。
而且,一旦考上大學,通常都要把戶糧關係轉到學校,這樣農民就也能吃上商品糧了。
李衛民也不例外,戶糧關係也轉了過來。
不過,這些手續都是趙乾事去辦的,李衛民自己不用操心。
遺憾的是,李衛民因為自身原因,甲、乙、丙三種補貼,他是一樣也不能享受。
不過,身為生產隊長,原則上也算國家乾部,哪怕不是正兒八經的那種,也能享受相應的政策。
新原大學對李衛民這種國家乾部,給的身份是調乾生。
所謂調乾生,就是原本就是乾部,或者將來是乾部的學生。
和普通學生不同,調乾生的補貼就不論家庭條件了。
不管條件好,還是家境一般,該有的錢一分都不少。
不好意思,李衛民雖然沒有享受三種補貼,卻拿了調乾生每月三十二塊錢的高標準,到哪兒說理去?
正是因為拿的錢多,李衛民才沒有在第一天開學的時候炫富。
彆人都吃乙菜,你非吃甲菜,咋的,要脫離群眾啊?
當然,頭一回吃飯要注意,以後再吃飯就不用那麼小心翼翼了。
大學生和中學生不一樣,不可能天天湊在一起吃飯。
再說,就算有區彆,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畢竟大家的條件不同,不可能要求彆人和自己一樣。
隻要集體活動的時候彆那麼出格,問題一般不大。
什麼,既然不能那麼高調,李衛民為什麼還要開著邊三輪來學校?
了解當時情況的都知道,開邊三輪,和吃“大餐”,性質並不完全一樣。
開摩托車,或許是因為某些官方的原因,比如一定級彆的校方人員,或者是公安隊長來深造。
吃飯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頭一回聚餐,就算你是公安隊長,要隨時待命,必須開著邊三輪以防萬一,吃飯總不是公務吧?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李衛民早上吃得太飽,平時吃的肉太多,肚裡不缺油水,偶爾換一換口味還感覺挺新鮮!
……
ps:
為了貼近現實,查資料和谘詢當年的親曆者,險些沒累吐血。
地域不同,條件不同,各地和學校采取的政策也不同,如果和大家的印象不一樣,可以提出來討論,千萬不要一上來就給差評啊!
小萌新寫書不易,請各位父老手下留情!
喜歡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請大家收藏:()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