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火車,幾乎沒有空調,擠在上麵坐一路,又是風吹,又是日曬,幾乎能要人的半條命。
看到有人上車賣冰糕,很多旅客都掏錢購買。
沒辦法,一身臭汗一身泥,又熱又渴嗓子冒煙,如果能來上一根冰棍,已經不是爽不爽的問題了,簡直就是能活命!
哪怕火車上的冰糕比外麵貴一些,很多旅客也不在乎,已經顧不上在乎那一分兩分的了,先活著再說吧!
混混們剛開始賣冰糕的時候,一個個幾乎全都不情不願。
如果不是混混頭子連打帶罵,絕對沒人乾,丟不起那個人!
混混頭子沒有辦法,隻能拿警告自己的牛人說事,聽說是老大靠山的命令,小弟們隻能照辦。
誰知,這一照辦不得了,等於是打開了一道嶄新的大門。
我靠,賣冰糕居然這麼掙錢,這特麼比上班強多了啊!
說句不好聽的,這年頭如果能找份穩定的工作,誰會跑到火車站當混混?
發現賣冰糕比上班還賺錢,而且還是賺得多得多,混混們的心理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能站著就把錢掙了,誰還願意冒著被抓的危險,天天去掏彆人的錢包?
好吧,這也就是這個特殊的年代,賣冰糕的確比上班強,如果到了開放之後,說不定這幫混混就不這麼想了。
不是說開放之後賣冰糕不掙錢,主要是沒有那些歪門邪道掙錢!
比如在火車站附近玩仙人跳,開小發廊,黑旅館之類,哪個不比賣冰糕強!
有經驗的都知道,七八十年代,但凡能私人做點生意,基本都比上班掙得多。
現在儘管還不允許個人做生意,李衛民實際上已經是讓這幫混混提前開始了。
名義上是向陽冷飲店的銷售員,其實就是掛名的賣冰糕小販。
因為地點比較特殊,李衛民允許他們賣的價格比正常情況稍微高一些。
每個混混……哦,是銷售員,差不多每天能掙三四塊,純收入的那種。
一個月一百來塊是什麼概念?
和傳奇人物一大爺易中海幾乎相當。
每月百來塊的收入,讓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二流子,很多都成了家裡的香餑餑!
兜裡有了錢,腰杆自然就硬了,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街坊鄰居麵前,有了不少底氣。
家庭和社會地位的提高,讓很多混混都找到了重新做人的趕腳,用不著混混頭子過度強調,自然而然就維護起了向陽冷飲店的利益和形象!
誰都不傻,隻有向陽冷飲店一直好下去,他們才能一直硬氣下去。
如果向陽冷飲店乾不成了,他們又會被打回原型,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這些變化,早就在李衛民的意料之中,卻在車站派出所的同誌們意料之外。
大部分同誌都是好的,為自己轄區裡的變化感到高興。
然而……
請注意這個然而。
既然有大部分,就有一小撮。
個彆人因為利益受到了影響,對李衛民的向陽冷飲店充滿了敵意!
混混們都改邪歸正了,誰還給他們孝敬,導致某些人損失巨大。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向陽冷飲店,嚴重影響到了某些人的利益,這些人不想辦法才怪!
於是,混混頭子就被叫了過去。
讓某些人不痛快,混混頭子就彆想痛快,先挨幾個大耳刮子再說。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