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看王海燕隻是軍哥手下一個普通的花瓶,在港島的人脈卻比李衛民強得多。
通過她,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招募了一批技術人員,還購買了一批相對比較先進的設備。
其實,隻要能買到核心零件,像錄音機,電子表這類商品,生產起來不要太簡單。
此時,恰逢西方的某些大國正在轉型,從原來的生產型國家,向金融型國家過渡。
搞實體,哪有玩金融賺錢。
一旦嘗到了金融的甜頭,誰還會看上那些工廠裡的落機器。
一身油汙一身汗,狗日的還成天鬨罷工,看見那些窮工人就心煩。
媽的,趕緊把那些落後的實體企業都轉移走,弄到那些窮逼國家去,那裡的勞動力便宜,生產資料也便宜,地皮也便宜,什麼都便宜!
讓那些落後的國家給咱們生產,咱們隻要牢牢把持住高端金融,就能儘情地收割全世界,那種日子不要太美,光是想想都讓人瘋狂!
嘎嘎!
嘎嘎嘎嘎!
李衛民有前世的記憶,當然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你們不是嫌實體不賺錢嗎?
你們不是嫌實體麻煩多嗎?
你們不是想轉移生產嗎?
來吧,老子這裡熱烈歡迎!
要人給人,要地皮給地皮,要優惠給優惠,隻要你們肯來,帶著你們的技術,帶著你們的經驗,帶著你們的資金,帶著你們的妹妹……
呃,總之,老子舉雙手雙腳歡迎!
新原有了第一家合資企業之後,再弄第二家就容易了。
不到半年,紅星公司在港島就出了大名。
一家空殼公司,居然賺得盆滿缽滿,不知道羨慕嫉妒死了多少老港商。
很快,王海燕就在巨額獎金地激勵下,找了一家米國公司。
通過王海燕這個紅星公司總監牽頭,李衛民把向陽機械廠拿了出來,和對方合資,成立了一家汽車公司。
沒錯,李衛民居然用一家隻能生產摩托車和三輪車的小機械廠,和米國的老牌汽車公司合資,消息一經傳出,險些沒驚掉很多人的下巴!
人家正想著怎麼轉移生產線,李衛民就伸出了橄欖枝,再加上有紅星公司珠玉在前,事情也就稀裡糊塗地成功了!
其實,就連李衛民都沒想到,自己隻不過是嘗試一下,誰知這麼順利,還有地方說理嗎?
剛開始,李衛民沒有生產小轎車,生產的是皮卡和麵包。
轎車這種東西,技術含量稍微高那麼一點點,李衛民擔心做不好。
和那些老牌的國內汽車企業相比,向陽集團的技術儲備,和沒有幾乎沒有什麼區彆。
轎車就讓給那幾個老牌企業來吧,自己就先不湊熱鬨了,等積累一段時間技術之後再說也不遲。
當然,這也是李衛民明哲保身的一種做法。
國家花費那麼多精力,投資那麼多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才搭上了人家的線,剛在滬上投資建廠,你就橫插一杠子。
咋的,瞧不起誰呢?
風口浪尖的東西,李衛民這個保守派的小蝦米,就不出頭競爭了。
與其出風頭,不如悶聲發大財!
先生產皮卡,麵包,等技術上來了,團隊成熟了,再涉足轎車也不遲!
這年頭,皮卡和麵包的需求量,一點也不比轎車少,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