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架好了檢測設備。
“先來拍張x光片吧。”
他在心裡默念道。
於是將屍體搬至掃描儀上。
很快屏幕上顯示出圖像。
“打印出來保存記錄。”
畢元鑫操作機器將數據保存。
這些物理參數對於後續偵查極為關鍵。
接下來按照標準程序逐一對遺體進行全麵檢查,首先是對外觀進行觀察。
就需要知道怎樣去觀察這具屍體,怎樣用眼睛捕捉到屍體表麵的信息。
畢元鑫上前,將死者身上剩餘的衣服全部剪掉。
這時候,隻剩下屍體的所有特征。
通過屍體的僵硬程度可以推斷:
死者的死亡時間大約在三四周前,也就是說,死者已經死去有一段時間了。
外表檢查,隻是最基礎的部分。
接下來就要對屍體進行更深入的檢查,主要是對各大器官內部的檢查。
這一過程,
目的是深入了解屍體的存活狀況。
在法醫領域裡,內臟的宏觀檢查比體表檢查更為關鍵。
因為對外傷導致的死亡案例來說,
除了極少數由於遭受長時間或大範圍暴力造成休克致死外,
大部分都是因為內臟損傷而喪命。
並且,在法醫學中,內臟損傷是非常複雜的。有些是肉眼可以明顯看到的破裂性損害,
比如肝脾腎肺腦受損。
也有不容易發現的細微損傷,如心臟傳導係統、腎上腺、腦垂體、鬆果體等受到的影響。
不同類型的損害通常會導致完全不同的鑒定結果,從而影響法律責任。
因此這一步驟,
必須十分小心地操作,因為會直接關係到案件法律責任的確定。
畢元鑫立刻開始了檢測工作,並把獲取到的樣本送去化驗。
很快他得出結論:死者的內臟沒有遭受嚴重的損傷。
但具體原因仍需進一步驗證。
接下來,需要進行最後一項——顯微鏡下的檢查。
這種檢驗的目的,
是為了確認宏觀檢驗中已經發現的問題或者發現宏觀檢驗難以查清的致命病患或傷害。
這些難以察覺的情況可能涉及心臟傳導係統、腎上腺、腦垂體、鬆果體(以及其他胸腺和顱內異常情況)等。
最終,畢元鑫得出了檢驗結果:該名死者是一位四十餘歲的女性。
其頸部有輕微損傷,
腰部同樣也有一處小傷口。
不過這兩處傷均不致命!
這表明她在生前曾經被人打過,但不能證明她就是因為這次毆打才失去生命。
也不能排除自殺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剛剛走出車子的莊岩,正接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一個來電。
“喂,盧克,你近來可好?”
莊岩率先問候對方。
“啊!莊岩先生,我們好久沒見了,您一切都還好吧?”
顯然,盧克沒想到莊岩會打這個電話過來,
言語中滿含驚喜。
“一切都挺好的,我聽說你們那兒現在有一種能讓屍體複活的藥物對吧?”
莊岩開門見山地問道。
“沒錯,您的信息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