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珩王帶著一隊武寧衛護送使團出城,前往菀坪。
又過了兩日,盧定洲在鬨市被斬首示眾,魏帝下旨,不準家人收斂其屍身,之後他的屍體被拉去亂葬崗。
隨後,朝廷公布了案件原委,盧定洲陷害同僚通敵叛國在前,盧頡構陷皇子在後,如此國讎行徑罪無可恕,如今二人皆以伏法,以告慰英靈,安定民心。消息傳開後,百姓們奔走相告,喧鬨鼓噪一陣,很快散去。
當晚,景雲來報:“郡主,盧寶音上吊自儘了。”
青城愣住。
慶星滿臉不解:“這是為何,原本她也是要治罪的,可珩王殿下已赦免她了呀。”
景雲解釋:“盧寶音出獄前,要求見盧定洲一麵,珩王殿下同意了,想來是盧定洲說出實情,她知道了武陵王的真麵目,一時難以接受吧。此外,仵作驗屍時發現,盧寶音已懷有四個月的身孕。”
慶星一驚,繼而怒目,“武陵王這個無恥之徒,既然無意迎娶,為何要讓她懷上身孕!”
景雲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過來,“這是她留給郡主的信。”
青城接過信,幾下看完。
慶星道:“郡主,盧寶音寫了些什麼?”
“盧寶音說,三年前瑄王去夕霧峰狩獵時,她之所以要跟著盧定洲同行,是因為她與武陵王約好那日在山中私會。還說,那日在鹿台圍場,她是有意送了瑤安一個魚形紙鳶,又將話題轉到抓魚,就是想將眾人引去瀑布,因為她知道武陵王要擄走我問話……”
青城將信遞給慶星,又道,“她猜到那枚鹿角扳指在我手中,說若是有機會,請我將那枚扳指還給武陵王,也算了結這段孽緣。”
慶星和景雲對視一眼,搖頭歎息,一時間,都沉默不語。
次日,王府來了一位不速之客,竟是瑤安公主。
自從瑤安前往萬景園之後,青城就再沒見過她。
青城斂衽行禮,麵露驚喜:“公主怎麼來了?”
瑤安挽上青城的手臂,眉眼微微彎起,唇邊一對淺淺的梨渦漾起笑意,她道:“我從萬景園回宮多日,一直不得閒,今日有空,便來看看你。對了,明日肅王兄就回京了,父皇賜了府邸給他……”
她幾步跑上遊廊,站在台階上,指著王府西南角的方向比劃一番,“就在王府巷口拐角的那處宅院。以後你與肅王兄就是比鄰而居了,我會時常來看望你和皇嫂的。”
“府邸?”青城也走上遊廊,眼眸輕輕一閃,“肅王殿下不是短暫回京嗎,為何還會賜府邸?”
“是太後的意思,太後說祭祀過後,不多久就是年節,之後又是聖壽節,不如索性等天氣暖和後再讓肅王回封地去,父皇沒有反對,隨即就賞賜了這處宅子。”
瑤安拉著青城坐在美人靠上,壓低聲音,一雙杏眼晶亮有神,“不過這隻是表麵上的說辭……實則是珩王兄查出,是夏陽侯指使太後身邊的一個婢女暗中散播你和珩王兄的流言,太後震怒,為避免懷王和夏陽侯一黨把持朝政,便打算讓肅王長留京中,暫時不回封地去了。”
青城臉上有片刻的怔忪,她想起珩王說,他會查清宮中的流言,原來始作俑者竟是夏陽侯。而盧頡逃跑一案,終究讓陛下心中起疑,對懷王和夏陽侯不再一味信任,否則他不會允許一個已經有封地的皇子長留京中。
瑤安忿忿不平道:“太後令你罰跪一事我都聽說了,真是無妄之災,也不知夏陽侯究竟想做什麼,竟傳那樣的無稽之言,也難怪會惹怒太後。”
青城想到罰跪那日前後恰好是大理寺要審結盧頡案的時候,她明白過來,夏陽侯此舉應該是不想讓太後過度關注此事。
兩人又閒話幾句,但都默契地避開瑤安前往萬景園之事,因為一旦提起,就繞不過當初裴貴妃一心促成青城聯姻之事,如今事過境遷,拓跋叡隻是親王,裴貴妃也不再過問後宮諸事,舊事也就不必再提。
過了幾日,肅王回京,參加宮中的祭祀。
當晚,肅王妃柳桐書上門,邀請青城參加兩日後的畫舫聚會,青城欣然應下。
兩日後,冬陽杲杲,瀅河水上的一艘畫舫內,四位女子圍案而坐,飲茶閒聊。
瑤安公主居上首而坐,兩邊分彆是柳桐書和青城,另一位是柳桐書的表妹、戶部侍郎孟繼棠之女孟湘文。
孟湘文生的寬額方臉,英氣十足。
她性情活潑,很是健談,將近來京城中發生之事一一道來,柳桐書聽得入迷,時而皺眉,時而唏噓不已。
正聊得興起,忽有一陣裂帛聲破空而來,幾人同時一怔,凝神細聽時,那琵琶聲已化作千斛明珠落玉盤。
柳桐書忍不住讚道:“這琵琶聲清音曼妙,實在悅耳,不知是何人,琴技竟如此高超!”
孟湘文推開銀紅錦窗,幾人循聲望去,隻見不遠處的一艘畫舫上,一個懷抱琵琶的樂姬立於艙頭,正輕撥琴弦。
這姑娘身形消瘦,穿一件湖藍色夾襖,雖隔著一段距離,卻也能瞧出幾分清雅之姿。
孟湘文盯著那樂姬看了又看,驚喜道:“那不是素琴嗎?我就說,琵琶能彈得如此好的就隻有她了。”
青城定睛瞧了一會,見那樂姬果然是素琴,隻是今日她未施粉黛,與先前見過的時候有些差彆,以致於第一眼並未認出。
柳桐書有些驚訝,“你認得此人?”
“她是弦音閣的樂姬,時常到我府上演奏,今日我本是要請她前來助興的,但晚了一步沒請到,沒承想,竟在此處遇上了,等會我讓人去請,讓她也來咱們的畫舫上彈上幾曲。”
孟湘文隨即命仆從坐上一艘小船劃過去邀請。
正在這時,對麵船艙中忽地竄出一個身穿驍騎營裝束的人。
這人三角眼,五短身材,麵龐溜圓,臉上的肉極為鬆軟,像個麵團,腰身肥大,被一身官服所束,行動都有些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