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湘文的語氣中透著一絲後怕,“那時我們也不知刺客的目標究竟是誰,殿下命令大家分開走,這樣逃脫的勝算也大些。”
她輕歎一口氣,“我聽診脈的郎中說,郡主的腳踝被捕獸夾夾住,傷口都見骨了,即便是痊愈了,日後也極容易再次受傷。”
青城的腳傷基本痊愈,可此刻聽到孟湘文舊事重提,不知為何,那種痛意瞬間又湧了上來。
柳桐書倒吸一口涼氣:“捕獸夾?”
“是啊,殿下騎馬帶郡主離開,結果肩膀中箭,和郡主一起滾落獵人的陷阱,郡主這才傷了腳踝……”
“騎馬中箭?”
柳桐書像是嚇了一跳,與此同時,屋內傳來杯盞磕碰的脆響。
“是啊……”孟湘文說著,忍不住咦了一聲,“表姐,殿下沒告訴你他受傷的經過嗎?”
青城瞥了一眼花窗上映著的兩道婀婀麗影,心中也有同樣的疑問。
柳桐書支支吾吾,半晌,她又轉到最初的話題上:“我們如今能留在京中,多虧太後開恩,若是能從此不再去往封地,那便好了。你不知道,青州那個地方的氣候和食飲,我萬分不慣,何況京中還有不少親朋故友。總之,日後你還是少與郡主來往吧……”
青城轉身,疾步走出院落。
她第一次來肅王府,對府中布局並不熟悉,她站在蓮池邊舉目四望,見蓮池北麵的假山旁有一處涼亭,牌匾上書“邀月”二字,便走了過去。
瑤安許久不見襄國公,定有不少話說,不會來的太快,邀月亭地勢略高,可以一眼看到剛才的院落,若是瑤安過去,她可以馬上察覺。
青城剛在亭中坐下,忽聞假山後傳來窣窣響動,未及細看,一個身著月白襴衫的孩童已竄至亭中。
他對著青城行禮,腰間玉墜上的“毓”字在暖陽下泛著微光。
“毓兒見過青城郡主。”
說完,他抬起頭,對著青城俏皮一笑。
“裴毓?”青城微微訝然,“你怎麼會在此處。”
“毓兒隨祖父和父親來肅王府觀禮,郡主也是為觀禮而來嗎?”
“不錯,我也是為觀禮而來,”青城將他鬢邊沾著的幾片桃花摘下來,向他身後左右看看,“看著你的嬤嬤呢,怎麼讓你一個人在此處?”
裴毓顧不上回答,拉起青城向剛才他跑來的假山處走去,邊走邊故作神秘道:“郡主快來看,這裡的假山中有山洞,可以通往不同的地方,有趣的緊。”
青城要等著瑤安,並不想離開涼亭,但見他細胳膊細腿,並不敢用力掙脫,隻恐傷到他,他卻反倒生出一股蠻力,拽著青城繞到假山側麵。
青城這才發現此處竟真有一個洞口,約莫一人高。
裴毓拉著青城進到洞中,驟然從明到暗,青城眼前一陣陣發黑,好在是白日,陽光從堆疊的山石罅隙間灑進來,洞中並不過於昏暗,她適應了片刻,很快看清洞中的情景。
原來這是一座由大量山石堆疊而成的假山群,石壁上的青苔泛著幽光,洞中彌漫著桃花的微香,洞中好幾條小徑相互連同,置身其中,倒是有曲徑通幽的意趣,難怪裴毓樂此不疲。
裴毓很快發現青城腳下不便,有意走得慢些,也不再一味拉拽,而是攙扶著她。
青城無聲一笑,輕拍他的肩膀,覺得他懂事不少。
兩人剛經過一條分岔路口,正前方拐角處泛著微光的地方倏然傳來衣料的摩擦聲,還夾雜著刻意壓低的喘息聲。
青城驀地止步,豎起食指抵在唇間,對裴毓做出噤聲的手勢。
裴毓並未覺察出不妥,但極為配合,果然一言不發,隻是眼眸瞪大,一臉疑惑地看向她。
青城顧不上解釋,屏住呼吸,一把將裴毓抱起,從剛經過的那條岔路悄無聲息地走了出去。
待徹底出了洞口時,她長舒一口氣,掌心已沁出冷汗。
從洞口出來十來步,便是一處地勢略高的土坡,坡上栽種著不少桃樹,一條石階順著山坡蜿蜒而上。
青城放下裴毓,一刻不敢停,拉著他的手拾階而上,很快上到坡頂。她轉頭一看,發現那處洞口已被隱在桃枝花樹間。
裴毓仰頭問道:“青城郡主,究竟發生何事了?”
“沒什麼,就是想換條路走。”
裴毓圓圓的眼珠滴溜溜地亂轉,一臉興奮:“剛才這樣真有趣,就像是在躲壞人一樣。郡主,我們再去玩一次吧。”
青城看著他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心有餘悸,若是再回去,隻怕就是潑天禍事了。
剛才她反應極快,聽到聲音不對就帶著裴毓退了出來,她雖沒看到拐角處的究竟是何人,但她清楚地看到鑲嵌著金絲的緋紅色錦袍一角和半幅月白裙裾,她甚至還看到那女子一閃而過的皓腕上戴著一枚翡翠鐲。
今日肅王喜納側妃,隻有他,身穿緋紅色婚服,洞中的男子定是肅王無疑,可與他在一處的女子呢,會是誰?
坊間一直都傳肅王與肅王妃鶼鰈情深,引人豔羨,可今日聽到肅王妃與孟湘文的對話,又看到洞中的情景,青城倏然意識到,事實並非如此。
她正想著,前方一道溫和的聲音傳來:“郡主怎會在此處?”
青城瞬間回神,循聲望去,隻見珩王一身天青色錦袍,正立在距離她十幾步開外的地方。
她帶著裴毓幾步上前,對著珩王行禮。
走得近了,她赫然發現他身後不遠處也有一條石階,若是順階而下,有一南一北兩條路,南邊的路能抵達邀月亭,向北則通往一處帶著竹林的庭院。
珩王明顯是自北麵而來,因為她一眼便看到裴崢自庭院而出,走上石階,看樣子是跟隨珩王而來。
她顧不上多說,趕忙將裴毓拉到一旁,低聲叮嚀道:“毓兒,剛才我們進過山洞的事情你不能跟任何人提及,若是有人問起,就說在蓮池附近遇到我的,明白嗎?”
裴毓歪著小腦袋,眼神中透出一抹費解:“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