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頓悟,邯平帶著武寧衛四處搜尋,驚動了武陵王安排在山中的眼線,其中就有孫虎,他回去報信,反倒暴露了棲雲山莊。而邯平他們做出已經離開安陽縣的假象,是為了迷惑武陵王,讓他放鬆警惕。
青城將近些日子的見聞說了一遍,又道:“宮中和萬景園中一定有武陵王的人,隻怕朝臣中也有。此次雲中騎發生營嘯,也是他們的人故意挑起事端,沒想到,連雲中七鎮都有戚氏的人。”
珩王攏緊青城身上的披風,解釋道:“先帝當年極為寵信戚氏,甚至有時會讓她代為批複奏折,戚氏借此安插了不少人手,徐融就是在那段時間被舉薦到軍中的。”
青城垂下眼眸:“難怪武陵王會知道他的下落,想來當年也是徐融無意間透露了你讓人給我帶信的消息,武陵王才能找人冒充。”
她思忖片刻,又道,“武陵王的人隱在暗處,很難甄彆,好在他還不知道我已經探查到他的身份和計劃,如此一來,他定會如常行事,到時隻要殿下提前做好部署,定能抓獲所有逆黨。”
珩王瞥了她一眼,見她臉色發白,隻當她想到舊事難過,溫聲道:“到時我會在陛下和太後麵前揭穿他的身份,讓他將如何謀害瑄王,嫁禍給鄔桓一事供認清楚。”
青城微微側臉,看向珩王:“待諸事皆定,我想手刃罪魁。”
“這是自然,到時我會將他交由你處置。”
天蒙蒙亮時,一行人打馬進入安陽縣的城門。
等到了衛所,青城狂跳的心才徹底平靜下來。
晨光漫過庭院,空氣中是花草的清香,可不知為何,她卻隱隱覺得有些眩暈。
短短一日內,她經曆了太多事,心緒起伏的厲害,從最初的疑惑,到震驚、駭然,又到絕望不安,最後轉為狂喜,加之連著兩夜未睡,身心俱疲,一直緊繃的心弦驀地放鬆下來,反倒有些承受不住。
兩人下馬,珩王見她眼底發青,一臉倦色,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溫聲道:“此次我帶了原嵩一同前來,先讓他給她把脈……”
話未說完,青城身形一晃,徑直栽倒下去。
珩王一個箭步上前,將她穩穩地接住,低頭一看,她已昏了過去。
邯平大驚,急忙叫來原嵩,衛所中頓時一片忙亂。
原嵩診完脈,寫了藥方,讓人去煎藥,這才對珩王道:“郡主近一個月每日都在服食壓製內力的毒藥,此藥應該是下在郡主的飲食中,郡主想來有所察覺,所以每日裡儘量減少進食,加之夜不能寐,所以清減不少,氣血兩虧。這毒藥雖不致命,可一旦服下,仿若晝夜顛倒,白日裡神思困倦,夜晚卻無法安眠,時日一長,定會情誌抑鬱,郡主本就七情受損,服這樣的藥會傷及心脈,依老夫看,這下藥之人心思陰毒,絕非善類。”
珩王垂下眼眸:“可有根治之法?”
“自然有,隻是老夫提醒一句,近來還是要讓郡主少費神思,切勿情誌過激,以免舊疾複發,恐難根治。”
珩王嗯了一聲,沒再多說,轉身出了房間。
嚴蒙和邯平都在院中待命,一見珩王出來,兩人立即迎了上來。
珩王沉聲道:“立即帶人前往棲雲山莊,將所有人抓捕歸案,若有人反抗,格殺勿論!記住,聲勢越大越好!”
兩位掌使對視一看,麵露不解。
嚴蒙道:“王爺,聲勢太大,隻怕會驚動他們。”
“就是要驚動他們,讓武陵王順利逃走,否則太後壽宴時他還怎麼演戲,既然他要粉墨登場,我們陪他演一遭便是。”
兩人頓悟,帶著武寧衛出城,浩浩蕩蕩地向棲雲山莊而去。
同一時間,棲雲山莊中則是山雨欲來。
武陵王看著空無一人的房間,手指摩挲著案幾上的紫檀木錦盒,對著跪倒在地瑟瑟發抖的侍女道:“郡主人呢?”
侍女戰戰兢兢道:“奴婢實在不知,昨夜一切如常,奴婢看到郡主安歇了才退了出去,可今早打開房門一看,郡主已經不見了。”
江竹從外麵走了進來,低聲稟報:“王爺,山莊內的幾處看守都說並未見郡主外出,馬廄中的馬還在,郡主應該是從後山逃走的。”
“後山?”武陵王一臉不敢置信,“後山雖不算高,但極為陡峭,她內力儘失,如何從後山逃走,何況她根本不知道出山穀的路……”
他大步向外走,邊走邊對著江竹道,“青城沒有馬匹,根本走不了多遠,我帶人去上次她走過的那條路找,你派人去查其他出山穀的路,一旦見到人,立即將她給本王抓回來。”
江竹麵有難色:“若是郡主反抗……”
“把她給我打暈!”
武陵王說完,已策馬離去。
他麵色陰鷙的嚇人,一路疾行,眼看馬上就要到河邊時,他終於冷靜下來,勒停馬匹。
身後的幾名近衛急忙勒馬,為首一人不解道:“王爺,可有何處不妥?”
武陵王望著滿山花木,怒極反笑:“不必追了,定是有人救了她!”
“這怎麼可能?”近衛訝異道。
“進山穀的要道都有我們的人守著,可走到現在了,我們一個人也沒見到,如果本王猜得不錯,他們應該已經都被殺了。”
“究竟是何人所為?”
武陵王眼中寒光閃過,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珩王,但珩王理應在雲中城才是。
他一時理不清頭緒,沉聲道:“傳令下去,不必再找了,棲雲山莊已經不再安全,將裡麵的人都撤走,我們立即返回齊邕。”
當嚴蒙和邯平聲勢浩大地趕到棲雲山莊時,武陵王等人早已不知去向,山莊中屍首橫陳,血流滿地——那些侍女仆從一共三十多人,悉數被殺。
青城一連喝了數日原嵩開的藥,氣色眼見著好了不少,內力也恢複如初。
珩王這些日子異常忙碌,青城提供的線索提醒了他,他開始讓武寧衛查所有被戚氏舉薦過的朝臣和宮人,幾日下來,果然查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