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銀杏樹下的肅王滿臉震驚,目光凝滯在半空,低聲喃語道:“九霄劍法……”
拓跋堃聽不真切,見肅王一臉驚疑之色,忙問:“九……九什麼?”
肅王目光灼灼地看向青城,見她一直盯著崖壁上的棧道,隻當她要攀上去,他心中一緊,對著麒麟衛喝道:“今日若讓她出了山穀,你們提頭來見!”
麒麟衛等的就是這句話,他們一躍而起,衝向青城,拔劍就刺。麒麟衛本就武功奇高,如今沒有了顧忌,招式愈發狠厲果決,他們配合默契,劍鋒錯落,密密匝匝,像一張不斷拉伸擴張的劍網,向著青城猛地罩去。
她旋身避開迎麵刺來的劍刃,足尖輕點屋脊,手中長劍如銀龍出海,呼嘯著撞向劍陣。青城的手腕輕輕翻轉,劍尖跳脫著刺向其中一人的胸口,空中一縷血線飛舞,她借力騰空而起,劍刃化作亮白色的殘影,隨著驚叫聲次第響起,密集的劍陣瞬間崩解。
麒麟衛紛紛滾落在地,再無戰力。
肅王凝視著青城,雙眼眯起,他伸出手,掌心向上,一旁的秦伍會意,將手中的弩機遞了過去。
肅王毫不猶豫地扣動弦牙,弩箭如流星,向著青城急速飛去。
青城才將最後一名麒麟衛的長劍擊飛,耳畔就傳來箭矢呼嘯而來的銳響,她心下一驚,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便覺得右肩被利器劃破貫穿,劇痛襲來,她站立不穩,一下子從屋頂翻滾摔下。
青城很快被兩個麒麟衛挾製住,拖拽到肅王麵前,身後的地上留下一道血紅的拖痕。
他緩緩上前,蹲在她麵前,一把拔下她肩膀上的弩箭,鮮血噴湧出來,濺在青城的臉頰和肅王的手背上。
肅王將弩箭扔在一旁,甩了甩手:“這箭簇上塗了苓蘭花的毒,用不了一炷香的時間,你就會感到傷口疼痛難忍,奇冷無比,繼而心慌氣促,若是沒有解藥,你會渾身僵冷而亡。我問你幾個問題,你如實答了,我就把解藥給你。”
青城瞥了他一眼:“你想知道什麼?”
肅王目色沉沉:“你為何會九霄劍法?”
青城迎著肅王審視的目光回看過去,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是伊昭教我的。”
肅王冷笑一聲,抬手按在她肩膀的傷口上,稍稍施力,血一下子湧出來。
“本王怎麼不知伊昭還教過你九霄劍法?”
青城的額角滲出冷汗,麵上露出一抹輕蔑的表情,瞳孔生出涼意:“我與伊昭義結金蘭,情同姐妹,你卻與她卻並不相熟,你不知道的事還有很多,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肅王嘴角抽動,手下愈發用力。
阮甄望著青城身上不斷滴落的血跡,心裡終究有些不忍,上前一步:“主上,郡主已經受了重傷,這樣下去她會暈過去的。”
肅王眼眸一閃,力道漸漸放緩,他滿手是血,掐住青城的下頦,細細端詳她的臉。不知為何,她的身法和神情讓他想起一個人,可眼前的麵孔與記憶中的那人完全對不上。
他盯著她的眼睛,忽然間心念一動,抬起另一隻手橫在她的鼻梁處,遮蓋住下半張臉。
這時青城猛然掙脫開他的手,偏過頭去,白皙的下頜處印出幾個血紅的指印。
肅王雙眼眯起,輕聲道:“阿阮,去取閣樓中的畫像來!”
阮甄一怔,隨即抱拳稱是,快速向閣樓走去。
電光火石間,青城驀地想起秦貴人曾對她說過,當年在宮中大肆殺戮龍甲軍的麒麟衛首領是名女子,而身邊的男子稱呼她為“阿阮”……
如果阿阮就是阮甄,那她身邊的那名男子呢,會是誰?
青城受傷的創口處不斷有劇痛襲來,猶如烈火焚燒,她無法再凝神思考,隻能闔起雙眼,用力咬住下唇。
肅王覺察出青城的異常,伸手扳過她的臉看了看,她的臉頰呈現出不正常的紅暈,唇色發青。他撕開她肩膀處的衣衫,隻瞥了一眼,便擰起眉頭。她的傷口已經發黑,毒素蔓延的速度比他想得要快。
肅王從懷中取出一個青玉小瓶,倒出一粒朱紅色的小丸藥給青城喂了下去,接著他用右手擠壓她的傷口,傷口很快有烏黑的血水滲出,他繼續施力,直到手掌下有源源不斷的溫熱傳來,青城衣衫上已經殷紅一片時,他才緩緩鬆手。
身後有護衛端來一盆清水,肅王不緊不慢地洗手,又細細清洗指甲邊緣處殘留的血跡。待清洗乾淨,護衛遞上一方雪白的帕子,他伸手接過,擦乾雙手,又讓人送來一壺酒,接著儘數將酒傾倒在青城的傷口上。
青城眉心緊蹙,身體微微戰栗著,額上冷汗涔涔,臉頰上血色褪儘。
這時阮甄捧著畫卷走了回來,雙手遞給肅王。
肅王屈膝蹲下,在青城麵前緩緩展開畫卷,隨著畫軸不斷翻轉,一副女子的畫像顯露出來。
青城記得這幅畫像,上次她潛入閣樓時,曾見裴徹展開過,那時她根本沒看清,此時卻是一覽無餘。
不知為何,這畫中之人莫名有些眼熟,似在哪裡見過,這個念頭剛起,青城忽然眉心一跳,她終於明白這突如其來的熟悉感從何而來了,因為那畫中之人正是她!確切地說,是她十五歲的時候。而她終於想起這身裝扮,那是當年花朝節的時候,母妃為她準備的。
那時她已加入龍甲軍,早就隱去真容,平日裡皆是一身武裝。花朝節時,母妃心血來潮要去賞花,讓她陪同前往,為了避免被人認出來,她便戴了麵紗。
青城心頭一陣狂跳,腦中冒出一連串的疑問,這畫像究竟是何人所畫,何時所畫,為何又落在肅王手中?
心念起,她目光掃過畫卷上落款的位置,那裡留著一枚朱紅鈐印,她凝目細看,辨認出是“永隆”二字。
青城一凜,終於明白過來,當年秦貴人在宮中聽到對話的一男一女,女子是阮甄,男子就是肅王——肅王名為拓跋叡,永隆是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