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大驚,一臉急色,“太後如何了?”
“太後無礙,隻是吳嬤嬤中了毒箭,危在旦夕。”
魏帝放下心來,沉聲道,“這些刺客是什麼人,可將其抓獲?”
“這些人自稱是當年幸存的龍甲軍,刺殺太後是為了報昔日滅國之仇。他們與禁軍激戰,除了一個叫秦伍的龍甲軍逃跑時被抓之外,其餘的人全部戰死……”
青城一凜,馬上反應過來這是肅王的安排,想到那些龍甲軍悉數殞命,她心口一陣抽痛。
肅王道:“父皇,這些龍甲軍膽大妄為,兒臣以為,他們很可能還有同夥伺機作亂,兒臣想查明此事,抓捕所有同黨,請父皇允準。”
魏帝認同地點了點頭,道:“準奏,朕命你即日起領驍騎營,務必查清此事。”
“兒臣遵旨!”
話音落,一名禁軍帶著欒舟腳步匆忙地走了進來。
欒舟跪倒在地,道:“啟稟陛下,珩王殿下奉旨回宮,途經鬆山時遇到刺客伏擊,胸口中箭,昏了過去。”
青城心魂俱震,連呼吸仿佛都凝滯了,她在鬆山下聽得的叫聲不是幻聽,那真是欒舟和封義的聲音。
“什麼?”魏帝驚惶失色,驀地站起身,急切道,“現下如何了,太醫怎麼說?”
“殿下吐血不止,如今連湯藥都喝不進去了,太醫束手無策,屬下走的時候,太醫正在給殿下行針。殿下昏過去前說,想見青城郡主一麵,請陛下允準……”
魏帝又驚又急,倒吸一口冷氣,隨即嗆咳不止,直咳得滿麵通紅,他不明白珩王為何此時要見青城,但已全然顧不上多問,隻對著青城不住地揮手,青城會意,行禮後隨欒舟離開。
青城心亂如麻,渾身發冷,木然地跟在欒舟身後,她不知道怎麼到的珩王府,隻覺得眼前的一切恍在夢中。
珩王府中景色依舊,侍女和仆從來回奔忙,俱是一臉凝重,青城心口一陣陣發緊,她木然地跟在欒舟身後,繞過花廳旁的花圃,穿過一個月洞門,來到一處極為幽靜的庭院。
青城隱隱猜到此處就是珩王的住所,果然,欒舟將她帶到一間房屋外,不再向裡走,斂眉垂首:“郡主去看看王爺吧……”
欒舟平日裡話雖不多,但與她熟絡後還算開朗,此時卻明顯有些嚴肅,甚至悲傷。
青城急匆匆向裡走,一眼便看到珩王躺在床榻上,封義跪在一旁,用手輕拭眼尾,見她前來,他以額觸地,輕吸鼻翼:“郡主總算來了……郡主好好陪王爺一會吧,屬下告退。”
封義低著頭,很快退了出去。
青城坐在床邊的方凳上,看了過去,珩王雙眼緊閉,麵色煞白,嘴唇微微發紫,她忍不住輕聲喚道:“殿下……”
珩王沒有任何反應。
路上欒舟說,珩王之所以吐血,是因為中了苓蘭花毒,青城心中一陣駭然。
前不久在荷塘小築,她才中過此毒,解毒後雙枝曾告訴她,若是短期內大量攝入此毒,中毒者雖極為痛苦,但隻要及時服下解藥,便無大礙,可若是長期微量,則很難察覺,一旦毒發,會心慌氣短,最終吐血而亡。
青城心中萬千思緒翻騰,但此時此刻她幾乎無法冷靜思考,與珩王相處的過往一幕幕在腦海中回閃,酸楚愁苦溢滿胸口,無計可消。她心慌地厲害,忍不住握住珩王的手,他的指尖發涼,不似從前那般溫暖。
青城忽然悲從中來,淚水奪眶而出,她將臉頰輕輕貼在他的手掌上,掌心的薄繭輕擦過她的唇角,淚水順著他的掌紋蜿蜒而下,她胸口和喉嚨裡像是堵著一團團密匝的棉絮,每吸一口氣,心口就像是被一隻手擠壓箍緊,幾乎讓她喘不過起來。
不知哭了多久,一聲悠長的輕歎響起,珩王啞聲道:“公主……”
青城如夢初醒,驀地抬頭,一片朦朧水霧中,珩王的麵孔模糊不清,她幾下抹掉眼淚,湊上前去:“殿下……”
珩王起身坐起來,直直地看著她:“公主,肅王是不是抓了景雲和慶星,以此威脅你承認是他救下你?”
青城沒想到他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此事,不由一怔,道:“殿下如何知道?”
珩王沒有回答,隻道:“你放心,武寧衛一定會救出她們……”
他輕咳兩聲,青城立即道:“我去叫原嵩來給殿下把脈。”
她說著就要起身,忽然手腕一緊,這才發現整個左手都被珩王攥在掌心。
“彆去,”珩王搖頭,“我不想見其他人,陪我說會話,告訴我這些日子發生了什麼,從荀湛和方笑亭離開後說起。”
青城輕輕抿唇,將這些日子在荷塘小築的見聞細細說來,又道:“今日刺殺太後和殿下之人就是被肅王所救的龍甲軍,在鬆山下射中殿下的祿奇就是十二衛……祿奇他們被肅王蒙蔽,一直以為殿下是屠宮的罪魁,這才傷了殿下……”
青城還是有些不解,祿奇已經知道當年的真相,按理說不會傷害珩王,想來是受到肅王的逼迫,不得已為之。
她正想著,珩王不緊不慢道:“公主,祿奇並沒有傷到我。”
青城的眼神中充滿懷疑和不解:“欒舟說殿下胸口中箭,怎會沒傷到?”
“公主要不要驗傷?”
青城沒有多想,懵懵地點頭。
珩王唇邊噙著一抹極淡的笑容,利落地解開衣帶,掀開中衣。
他的整個前胸皮膚完整,沒有任何創口。
青城怔怔地看著他,因為剛哭過,眼中秋水盈盈,眼眸瞪大,不覺流露出一股嬌憨之態。
她道:“殿下穿護甲了?”
珩王望著她,不自覺露出笑意:“是,但也不完全是,祿奇的箭根本沒有箭簇,又打在護甲上,並沒有傷到我,他隻是迫不得已,假意刺殺我……”
青城怔住。
原來,祿奇將珩王射落馬背後,就及時叫停對戰,他上前自曝身份,要求與珩王單獨談話,珩王答應下來。祿奇將見到青城一事和盤托出,又道明這些年的經曆,恰巧邯平此時來迎接肅王,正好碰上,如此一來,昔日誤會儘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