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以河,以詩以歌,以血以淚,以祖輩之信仰!以我輩之風華!]
[幾千年無數代人傳承的夢想。]
[真的幾千年了,能夠在一張桌子上下棋的老夥計都沒了,隻有華夏人,也依舊隻有華夏文明還始終堅守在這張棋桌上!]
[幾千年來,我們的對手換了一個又一個,匈奴?突厥?遼人?西夏?他們在哪裡?]
[覺醒年代!]
[有幸生在華夏家,來世再做華夏人!]
[華夏萬歲!]
[為何我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
明明隻是一個短視頻,卻將華夏是什麼闡述了出來,華夏文明就是這些東西構成了骨肉和皮,然後充斥在每一個華夏人的生命當中。
朱元璋也算是鐵石心腸的代表,現在竟然眼睛也有些難得的濕潤。
想當年,他不也是有著同樣的偉願,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到了後麵,這樣的偉願更多了一層‘利’蒙於其上。
因為口號隻是口號,隻有利益才能夠將所有人捏在一起,但是現在皇帝要成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當年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就會想,憑什麼你可以我不可以?
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但不可否認,朱元璋還是有那麼一刻為這個視頻動容。
“新中國嗎?”他小聲道。
難道清之後就是這個新中國?
共和……
‘共和’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朝的時候,西周時候,周厲王昏庸,任用奸臣,殘害忠良,使國人暴動,後來外逃。
召公把太子藏匿於自己的家中,用自己的兒子交換,太子才能夠脫身,後來召公、周公一起輔佐太子,共同執掌國家政權,這個時候就叫做‘共和行政’。
後來周厲王死,太子即位,是為周宣王。
宣王後來繼續讓二相輔助他,修明政治,諸侯王又重新歸附周王。
知道‘共和’這個含義的不少人,又看到那些個個堅貞不屈的麵孔,以及天幕上的話——‘從今天開始,中華人民站起來了’,還有那些彈幕‘人民當家做主的時候到了’,諸人心中都不免有一個猜測。
後世難道沒有了皇帝?
要不然為何要稱作‘共和’?
“這……沒有皇帝要如何治理國家?”趙禎不住的疑惑。
至於說擔心,那還遠著呢,現在沒有一下變成後世的樣子,那必然是有些條件不滿足了。
“……”朱棣想起剛才的天安門就是一陣心痛,“這是朕的皇宮,這是朕的承天門!”
想到後麵很有可能那些清朝韃子也用了他的皇宮,他就更加心疼了。
不過好歹是流傳到後世去了。
乾隆看著天幕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也沒有說什麼,他還是想到了他的筆友路易十六被那些叫做什麼‘革命’的人闖進來抓去砍頭,想到後世也變成了這個樣子,而且後世距離現在也不算是太遠,他就心有戚戚。
不行!一定要閉關,不能讓那些人傳染大清子民,要不然這些人暴動起來也總想著割皇帝腦袋算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