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的這些話雖然不咋中聽,讓朱元璋有點惱怒,但是安靜下來思考了一下,也有一些道理。
主要還是天幕是來自後世的,後世說出了弊端,也說出了這樣做導致的後果,如果是現在的人勸,老朱會聽?
他肯定是覺得自己這一套製度最好不過了。
“其實很多人也說天災,的確崇禎年間也很多天災,根據《明史》記載,崇禎在位期間,發生了大大小小兩百多起天災,水災三十多次,旱災三十多次,蝗災也有二十多次,而這些災難隻是占到所有災難裡的百分之六七十。”
“連年災難導致饑荒頻發、民不聊生,崇禎最後幾年甚至還爆發了瘟疫,這導致賦稅無法滿足朝廷的開支,朝廷還要向百姓多征收賦稅來支付遼東戰事的餉錢……”
“老百姓最後的餘糧也沒有了。”
杜甫深深皺眉,僅僅隻是聽到了這些,就已經感覺到了民生之苦!
“這明朝……天災人禍啊,說是天災,其實也是人禍!”
“何嘗不是?”李白也沉沉的歎息。
高適更是說不出話來。
一時之間他們沉重得連歎笑都沒有了,說是明朝末期,他們也想到了天幕說的安史之亂,那也是一個亂世啊!
明朝的百姓更是感覺苦啊,無論是到沒到那個時代的,都知道不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兒孫吃這樣的苦。
哪一個靠天吃飯的不怕老天爺這樣的?
“這世道能不能容許我等小民吃飽?”臉色黢黑的農漢看著天幕也是歎息濃重。
“如果能夠去一去後世,或者是朱姑娘給點糧食,那該多好啊!”另一個農漢向往的說著。
“竟然如此艱難。”李世民看著前麵有些政策也很是不錯,但到了後麵也都變味了,人心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君舟民水君舟民水,若說大明難,想到我大唐也難啊。”
“這崇禎就是個糊塗蛋,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成。”朱元璋起先還覺得這麼多天災,崇禎能勉強維持這麼多年也不錯了,可是後頭這麼一想一點也不對。
換做是他,就先調動能握住的軍隊,然後去找已經長大的雞找點錢充充國庫,剝皮萱草幾個,就夠錢賑災了,也夠軍費了。
然後就開始提拔將領、練兵……
“爹,這崇禎也不是您啊,早年間崇禎也是個藩王。”朱標寬慰道。
朱元璋緊皺的眉頭才鬆開一些,“我看那朱祁鈺就做的不錯,還有那嘉靖,天幕也說他聰敏,彆扯什麼不懂帝王之道,坐上這個位置,該懂的都會自己懂,他不是老四一脈的嗎?怎麼不從老四那裡繼承?”
崇禎也看著天幕,歎息,快了快了,等孫傳庭回來,無論是什麼蟲豸,都會被他化作湮粉。
“王承恩,這宮中太監竟然有如此之多?”崇禎問道。
“皇爺,遠不止十萬這個數。”王承恩說。
“放歸部分回去,今後不用這麼多太監,也不用每年召入太監,太監所用之物一應從簡,朕這個皇帝都已經如此艱難,他們難道還要比朕好?”崇禎冷哼道。
“趁著此時,你重新掌控宮中人事。”崇禎又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