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基建,即基礎建設的含義,它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資條件。”
“就是說是社會發展需要和老百姓需要的,就叫基建。”
“包括公路,鐵路,機場,水電煤氣、醫療衛生等等。”
朱瞻基微皺眉頭,“原來基建竟然如此之多東西,後世的國家竟然也能夠負擔得起……想要學習,屬實不易。”
“為什麼要弄這樣多的工程,首先我們國家就是要讓老百姓能夠吃得上飯,所以國家搞大型的工程,可以增加就業崗位,讓人有工作,有薪酬,也可以拉動經濟,比如說建設公路、鐵路,交通變好,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擔心他們還不明白,朱清穀打算解釋得詳細一些,“修好了路之後,天南海北的商品都可以更快運轉,南邊的水果可以賣到北邊,北邊弄好的肉乾可以賣到南邊,而運輸的時間不過也就是花費幾天而已。”
他們想到了朱清穀之前去水果店買水果,一個水果店裡麵的果子品類很多,很多水果的產地都不同,難道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然後可以集中在一起銷售
但還是有些人不明白。
(明·牛八:可以都去種田,這樣就不會挨餓了。)
看到這裡,朱清穀也並沒有太過於發笑,隻是有些無奈,“農業社會對於自然風險的抵抗力很弱,比如說一場洪災過來,農田就會淹沒,然後顆粒無收,而工作的話,隻要照常工作,然後上麵給你發薪水,你可以用薪水去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
牛八也揉了揉腦袋,覺得自己剛才問的問題很蠢。
那一刻,朱元璋還想要說有官府在,隻是想到後麵,他也可疑的沉默了。
什麼時候官不貪救濟糧?
之前朱元璋還想著自己能把他們給殺怕,但是天幕也說了明朝的一些事情,他也不敢保證一直都沒有貪的人。
他在位的時候尚且如此,更彆說彆的時候了。
“這樣不是越來越少人種田了?怎麼收稅?”朱元璋還是不解。
天幕下的人有許多的煩惱,而朱瞻基此時此刻也問了出來。
這也是他的疑惑。
他的問題被朱清穀點到,因此可以在問題的範疇之內多問那麼幾句。
朱清穀自然也又看到了朱瞻基問的話。
她說,“現在我們已經不收農業稅了,因為農業稅在國家財政當中的占比很小,取消農業稅不會對國家運行造成影響,而工商業成為主要稅收來源。”
“但我們依舊不會忘記,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可以穩定國家和社會,所以國家會反過來補貼農業,我家裡種田,每年還能領到國家下發的補貼!”
什麼?!後世竟然不收農業稅,反而還補貼!!!
天幕下的古人都驚了!
彆的什麼東西對於很多人來說影響不大,對那些帝王將相影響才大。
種田可是和古代的百姓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