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穀不知道自己深深的傷害了五十多歲老人的心,即便是知道了她肯定也會說這個班還是比較適合老人來上。
畢竟不是誰的精力旺盛得都像是朱元璋一樣。
每天起得比雞早去上朝,然後批改奏折、接見大臣,沒有丞相的時候,所有的活基本上他一人包攬,甚至還有空和後宮的妃嬪生孩子……
張方平、桑弘羊、張居正、王安石等人也明白了朱清穀是用的什麼支付方式。
他們現在用不了,也沒有辦法套入這個模式,但是對於紙幣這個東西,他們還是很有興趣的。
華夏古代的每一個朝代都逃脫不了錢荒這一件事情,所以說到島國有銅礦,就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但要是要開發島國不是一日之功。
紙幣若是真的有用,怕是會比銅錢方便得多。
金銀銅這些貴價金屬總是會有損耗,而且現在大宗交易的確不適合用銅錢,用金銀,金銀又不是那麼充足。
但紙幣也需要一定的國家信用作為基礎,這一點朱姑娘是沒有說錯的。
就連推行紙幣這件事情都不是那麼簡單。
桑弘羊首先拒絕了這個想法,按照朱姑娘的說法就是現在的經濟基礎還不夠,發行紙幣對於國家的財政不但沒有功,反而是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不知道這是誰提出來的真知灼見。
桑弘羊覺得很是在理。
朱清穀一邊騎車一邊和古人們閒聊著,一邊說說交通,還告訴他們怎麼認紅路燈,以及一些標誌,比如說斑馬線,比如說掉頭,雙實線之類的。
還淺談了幾句《交通法》,其中朱清穀還看到了李斯、張湯的人發出來的彈幕,他們對於法很感興趣。
無奈朱清穀也不是專業人士,隻能似是而非的說了一句,“我們的國家提倡的是依法治國,這是我們的基本方略,也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誌以及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來治理國家,比如說要交通,就會有《交通法》,要對社會發展有益的發展經濟,就會有《經濟法》;”
“要保護消費者權益就會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而不是說按照個人意誌、主張治理國家,將國家的興亡寄托在一個人身上,是不可取的。”
“英明的皇帝可以讓國家蒸蒸日上,但是昏庸的君主隻會讓國家衰敗,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朱清穀再一次說出了又現實而又殘酷的話語。
天幕下的皇帝都有些沉默,因為朱清穀說的就是實話。
但轉瞬朱清穀又說,“但是一個製度的產生也必然會和社會環境有關係。”
還是讓大家有點餘地,可以挽尊的。
車子繼續向前行駛,朱清穀指著路過的公園的雕像說,“這個雕像就是革命烈士塑像。”
“為了讓他們的事跡可以流傳下去,我們總是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紀念他們。”
“對於國家的那些苦難,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天幕停留在那手持鋼槍,麵目不屈,看起來下一秒就會撲上去的雕像上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