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直播就到這裡了,拜拜~”
她揮動一下手,還看到了不少括號在問問題,那是曆朝曆代的古人。
他們很多人都在問同幾個問題。
譬如商城什麼時候開啟,商城裡麵有賣什麼的?大概需要多少點數?
高產糧食裡麵有賣嗎?
朱清穀自己都不知道商城裡麵什麼樣,而係統她因為程序限製,沒有解開程序限製,就無法觸碰到被隱藏的商城。
所以他們都在等,等到解封的時候。
朱清穀關掉了直播,天幕便是一下子就黑了下來。
而天幕下的人還在記著糧食呢,卻已經開始有人又製作天幕美食了。
比如說天幕上用小麥粉和水製作的燒餅,還有茭白,沒吃過茭白的人可是好奇的在找這樣食物,看看是不是真的這麼好吃?
還有麵條,蒸饅頭蒸包子之類。
有些朝代早就有了,但依舊不妨大肆吹噓一聲。
而皇子們則是迎來的最為嚴酷的讀書製度,不說完全向清朝的皇子看齊,那也是要從早學到晚的。
朱元璋倒是覺得自己的這些個兒子最好還是不要出去比較好,承襲爵位的時候最好還是要考校一番。
霎時間曆朝曆代嗚呼哀哉一片。
而秦漢之時都默契的開始調查田畝多少、小麥以及現在的黍和稷產量等等,未必沒有推廣小麥的想法。
朱清穀看了一眼係統麵板,麵板上的電量目前是74,然後又掉到了73。
徹底的穩定在這裡不掉了。
係統之前說過維持天幕還有維持彈幕,曆朝曆代的人的發言,都需要能量,看來真的是要耗費不少。
朱清穀又看了一下係統提供的數據流,他們在一起複盤了一下到底是在哪裡得到的點數最多,哪裡又是最平淡的,吸取教訓等到下一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自然是說到紅薯那裡讓人共鳴最深。
曆史當中被銘記於史的名人固然不少,但更多的還是那些默默無聞的平民百姓。
他們都聽過或者或是見過天災,能夠避過災難,勉強活下去他們就已經覺得是老天爺恩賜了。
一些紅薯被廣泛種植的地方也會拜祭紅薯公紅薯婆,其實就是他們對糧食的深深渴望。
朱清穀關掉了係統麵板,收拾好東西離開教室,現在是下午一點多,還沒有到兩點,校園裡都沒有什麼人。
路過食堂的時候,食堂的阿姨正在收拾東西,但是還剩下幾個窗口還有東西吃。
她沒有進去,隻是路過然後偶然瞥見一眼。
攥緊了電腦包的帶子,好像又對食物有了新的感悟。
她回到宿舍的時候正好兩點,宿舍的舍友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起來,回去放好了電腦,拿上了課本,她也匆匆的趕往教室。
一個下午基本上就是這樣度過了,正好卡著五點的時間,死死的,明天下午應該就可以提前一點走了,因為明天下午是實驗課。
實驗課如果早點做完實驗,就可以早點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