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上實驗課——乙酰水楊酸的合成。
天幕下的人對於乙酰水楊酸這個難讀的名字一點也不明白是啥意思,就是看個熱鬨。
看朱姑娘做實驗說不定挺有意思的。
而孫思邈便是想起這個乙酰水楊酸和朱清穀吃的那些藥的名字很是相像,這個會不會也是藥?
那些西藥難道便是這麼來的?
孫思邈趕緊招呼醫館裡正在整理典籍的醫工出來一起觀看,“這個乙酰水楊酸很有可能就是那些西藥。”
“我看也是!”旁邊的醫工接觸到這些信息也是大感興趣,便是打算聚精會神的看,還要記錄下來。
而稍後出現的天幕之上出現的字,用來解釋的那種,就會告訴他們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阿司匹林,化學名稱為乙酰水楊酸,是白色晶體,熔點135c,微溶於水。
對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酸痛及痛經效果較好,亦用於感冒、流感等發熱疾病的退熱,治療風濕痛等。
早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就有人從柳樹當中提取了水楊酸,發現水楊酸具有解熱、鎮痛、以及消炎作用,但是水楊酸對胃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而水楊酸和乙酸酐反應生成乙酰水楊酸就不再有刺激作用,但可以在腸道當中水解成為水楊酸。
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阿司匹林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病的作用。
天幕下的人縱使不明白這個名字的含義,但也知道這個東西是可以拿來治病的!
“竟然是這樣好的藥!”張仲景也是亮起了眼睛,手中的筆嘩嘩的落墨在最近新得的紙上,“從柳樹中來……”
“《神農本草經》中也說柳華味苦寒,可清熱解毒、平肝止痛,想來也是因為裡麵有這什麼水楊酸的緣故。”
至於為何叫做水楊酸,肯定是因為去蕪存菁,而那精華說不定就是水楊酸了。
若是他們也能夠去蕪存菁,那許多藥不就更加有效了?
但柳葉、柳絮、柳樹皮又有不同的功效,也不知道這水楊酸是從哪處煉製出來?
一說到藥,天幕下不少醫工醫者都倍加專注起來,就連一些生病的病人都渴望的看著天幕。
是人就會生病,人總是想要活的,所以藥同樣也重要。
而朱清穀她們來到實驗室之後,就馬上穿上了實驗服,團團的圍坐在實驗室前麵靠近黑板的位置。
一個帶著眼鏡的中年男人便是邁步走入,直接就在黑板上畫出了實驗路線,並且對著下麵的學生開始講解合成實驗的注意事項。
天幕下的人也聽不懂,就是和朱姑娘一樣先記著。
至於什麼摩爾什麼的單位他們也不明白,都是雲裡霧裡的,一些人看了一些就沒有什麼耐心了,但依舊有一部分在繼續看,還有一些人就完全是看熱鬨。
係統還在監視著點數的使用和產出,目前的產出還是可以覆蓋使用的成本,它便是繼續直播下去。
實驗室裡的所有學生都熟練的先去稱量藥物。
打開了通風櫥的抽風之後,便是打開水浴鍋的開關,將溫度設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