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學會了種地,我們也是一個傳承了許久的農業文明,也是很久以前我們就開始使用了肥料。”
這點剛才朱清穀說過,很多人這才追根溯源,知道這肥料的配方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
“糞多肥田這是老人常常掛在口頭的話,但是天然的有機肥肥力還是太少了,並且肥力還遲緩。”
“那個時候我們一直在用國外進口的肥,後來我們民族意識空前高漲,又迎來了政策的利好期,1937年,我們終於有了第一座化肥廠。”
“那就是永利硫酸铔廠,我們華夏人終於可以自己製造化肥了!”
那一段曆史也是一段屈辱的曆史,但依舊湧現出了一大批救國愛國的仁人誌士。
朱清穀每一回看到這裡,也都感覺心頭被什麼東西衝擊了。
天幕下的人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了那一段曆史。
甚至之前還有不少人說過想要衝去殺了那些小日子過得不好的人,若是沒有一點血性,華夏文明也不會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
又是說到這段曆史,朱元璋就不斷的罵著那些什麼韃子,還有那些夷人,還有這什麼日本人。
朱標知道隻要派了人去那裡探查清楚有銀有銅,那麼那裡的人最好就成為礦奴,要不然就剝皮萱草或者是鑄成京觀好了。
“1941年,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將侯德榜研究成功的新法製堿命名為“侯氏堿法,但是因為戰爭爆發,一直都沒有投產。”
“進入新時代之後,我們隻有兩座瀕臨倒閉的化肥廠,隻能產出可憐兮兮的幾千噸,根本不能滿足六十萬畝田地的使用,而其他國家的產量是多少?”
“美國,426萬噸,蘇聯是124萬噸,日本是62萬噸……”
……
“積貧積弱,實在是積貧積弱。”朱瞻基也很明顯能夠從數據對比當中看出來許多的東西。
就連朱瞻基都感覺屈辱。
華夏就算是中途有被異族入侵過,但是很快就會又坐回霸主、領頭羊的位置,什麼時候有受過這等委屈?
“也幸好站起來了,朱姑娘那個時代的華夏也富強了。”朱瞻基說道。
“天幕很好,讓朕更加清楚什麼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永樂朱棣現在的目光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北方那一片大地之上了。
他還瞄準了海上,甚至是東南亞這位在亞洲周邊的位置。
做什麼征北大將軍?
他也要成為唐太宗那樣的亞洲州長!
世界的還太遠,他不敢想,但是亞洲他是可以肖想一下。
等等,亞洲這名字也忒難聽了一點,直接按照九州來分,原來的亞洲就應該是豫州,那邊的北美洲,就叫做青州了,那邊的什麼中亞就應該叫做荊州,歐洲就叫做梁州……
“華夏需要化肥,華夏土地需要化肥,可是化肥從哪裡來?”
“剛開始是蘇聯援建我們的項目,我們從那裡引進了設備,開始有了化肥廠,但是直到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們還在使用日本出口的化肥,可是我們不是已經有化肥廠了嗎?”
“因為我們的技術很落後,產量也很低,並且成本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