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元朝就不掙紮了,他們也知道他們的機會微乎其微,隻要不是彆的時空大規模來攻擊他們就不錯了。
不過劉必烈倒是不怕,來的話就硬碰硬。
對於這些誰先誰先的話,朱清穀肯定是不可能馬上給出決定來的。
但她知道下一個朝代要麼是宋要麼是明,他們的經濟相對來說發達一些,而且到了明朝後期已經有一些資本主義萌芽的趨勢,宋朝的經濟寬鬆。
華夏都已經做好準備了,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前期就會是艱苦的扶貧,但是華夏也不是血包,讓人一直著眼以後,現在卻要過苦日子。
那不叫做戰略,不叫做目光長遠,那叫做本末倒置,腦子有坑。
第一個時空是試點,後麵就要扶持容易發展的,這樣華夏需要提供的資源相對較少一點,又可以獲得儘量多的利益。
所以現在朱清穀就當做沒看見,也是一種直播久了的智慧。
“接下來我們還會宣布一項重大的舉措,大家肯定也聽我說過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朱清穀一揮手,手上就出現了一幅地圖,無論是在內陸,還是在海上。
無論是各朝各代的疆域如何變遷,那一條路怎麼變化,所承載的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利益,是經濟!
天幕下的人都凝神來看,尤其是朱清穀揮手當中就看到一道又一道的人影——
沙漠當中的駝鈴,一道又一道往來穿梭的,運送貨物的影子。
那劈開海麵,在海上航行的大船,而船頭則是運送貨物的人。
無數的商品和金錢通過這樣的方式往來流利。
這就是我國古代幾條重要的貿易。
安西老兵們也看著天幕,他們不懂,但就是為此刻心起漣漪,振奮不已。
“朱姑娘放出來的地圖真好。”
“說得也好。”
“大唐和後世建交了,所有百姓都會過上好日子的吧?”
就算是打贏了,他們也不想看到有戰爭出現了。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朱姑娘說這就是戰爭的縮影。
“會的,就算我們沒有,但我們的子孫也會過上和後世人一樣的好日子的,有衣穿,有飯吃!”楊五篤定的說道。
所有人都應了一聲。
一起跟隨去貞觀朝的中年李隆基可以說是對哪裡都很好奇。
而中年李治則是看著上麵和那位夫人一起親切交談的長孫皇後,很是激動,不過他知道等會還有時間,和阿娘說話不急於一時。
反倒是阿娘還認得出他嗎?
……
陸地絲綢之路,最先開始的目的是軍事目的,是因為漢武帝讓張騫去尋找大月氏合作一起攻擊匈奴。
到了後來,西漢消滅了匈奴,保證了西域通道的安全,使得當時的‘絲綢之路’得以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