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的人看著隻覺得哀歎。
就算是水源充足的地方也不是一直充足的,哪怕水一直充足,那麼缺糧的時候呢?大水的時候呢?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林縣在山西河南交界,地勢西靠太行山,西高東低,地麵上存不住水,地下都是石灰岩,無論打多深的水,都是曇花一現。”】
【“當時的林縣縣委書記發誓要重新安排河山,劈開太行山!把漳河水給引過來,這就是紅旗渠的由來。”】
劈開太行山!這是何等的氣勢!何等的氣魄啊!
天幕之下,曆朝曆代的水利專家都睜大了眼睛看著天幕之上的地勢。
他們都知道這有多難。
而天幕敢放出來,那麼就是已經完成了!
多麼壯觀啊!
前有傳說愚公移山,後也有後世人劈山引水!
天幕之上的後世人的彈幕密密麻麻的說著——
[華夏萬歲!人民萬歲!]
這也讓天幕之下曆朝曆代的人不由自主的升起熱淚和激動來。
他們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但朱清穀已經感覺眼睛要尿尿了,是因為她是這民族中的一員,為了自己的民族的人做出這樣偉大的事跡而自豪!
【“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就知道紅旗渠牛在什麼地方了——”】
【“十年時間,十萬林縣人,手工削平1250個山頭,修建151個渡槽,211個隧洞,修渠總長達1500多公裡,各種建築一萬兩千多個。”】
【“如果把他們挖出來的土石修建成為一堵寬兩米,高三米的牆,能夠從廣州弄到哈爾濱!”】
[人定勝天!人定勝天!]
[勞動人民萬歲!]
[看得熱淚盈眶!]
天幕下的人也看得震撼不語,那可是搬山啊,神話當中的故事其實就是由人來創造的吧?
後麵他們就看到了修建這個水渠是如何的困難。
首先要保證水渠有高低落差,到了鄰縣出口的位置,水位又要略高於地麵,有流速要求。
一切都脫離不了紅旗渠設計師給出的數據,天幕之上也給出了數據,讓不少古代精通水利之人訥訥不語。
這樣精細的數據,到了中間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差錯,但是勞動人民自己發明了能夠測量水平的水鴨子水平儀。
基本上就是利用三點一線。
天幕之下的人一看到這個簡陋的東西卻有大妙處,眼睛一亮馬上就記錄了下來。
除了這些,還有那些飛虎,上無可攀爬的地方,下無立足之地的峭壁之上作業,這些被稱作是飛虎的人早就在肚皮當中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除了這些,還有許許多多在工程當中發揮出巨大光亮的人。
他們個個都是普通人,可是個個也都了不起。
可是聽到最後那一位紅旗渠的總設計師在彆的項目當中英年早逝,大家還是不由得感慨惋惜。
他就是一切的理論基礎,要把那些水從幾百裡之外的太行山引過來,林縣人幾百年想都不敢想。
還有當年的乾群關係,無論是縣委書記還是各級乾部,也都和普通民眾一樣,乾的是一樣的活,他們和群眾在一起。
[人民萬歲!]
[這才是人民的好公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