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下麵的人也不否認,本來就是一根吊著雞腿放在西夏人麵前的繩子,時不時的也遛一遛西夏。
總不能你西夏反複,而我大宋沒有任何反製的手段吧?我時不時的用繩子遛遛你也很正常。
ppt上麵很快就出現了‘鹽法’二字,迅速的把所有人的想法給抽回了。
就算是牛或者是羊都知道去舔舐一些礦石來攝入鹽分。
而人不吃鹽就會渾身都沒有力氣,會頭暈、食欲不振甚至是惡心嘔吐、危及生命。
鹽和糧食也一直都是貫穿了整個華夏民族的重要物什之二。
小小的幾顆鹽,大家是從不小看的,這幾顆鹽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
“宋朝的鹽法是比較多變的,是因為要適應形勢而改變,總體來說也是有理可循的。”魯橈之前就已經說了宋朝的政府對外界的反應是比較及時的,也能夠比較及時的調整政策。
對於這點魯橈還是覺得不錯的。
研究一樣東西,向來都是會橫向比較或者是縱向比較的。
魯橈肯定也乾過橫向比較這件事情,比起明朝政府,宋朝朝廷……魯橈覺得還是不錯的。
明朝朝廷也有很多政治精英,不過這些政治精英的鬼點子太多了,很多人就是典型的和同僚鬥,和上司和下屬鬥,要不然就是和皇帝鬥,他們大概還是想要恢複到宋朝的時候皇帝和士大夫治天下的理想狀態。
隻可惜老朱是個強種,朱家人也各有各的強。
明朝的政治生態可不像是宋朝的那樣,明朝的皇帝也不是宋朝的皇帝。
你要奪權?好,那我躺平,咱們誰也彆想要得到。
下麵的宋朝朝臣肯定也是對鹽法有所研究的,對於魯橈說的話也表示認可。
“合適的鹽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調整鹽法,甚至可以調節國家軍需,或者是國家稅收以及商人的積極性等等。”
天幕下的人也是紛紛應聲,表示認可。
朱元璋帶了十來個臣子前去,張居正也被叫去了,現在就坐在課堂下麵,偶爾他也能夠從後世人講的課當中得到不少道理。
現在聽到魯橈說的鹽法對於宋朝的好處,他也下意識的想到了對明朝的好處。
但之後的形勢之後會有不少的改變,因為後世人到來了,還有這萬界商城,恐怕之後人人都吃得起鹽,鹽法的作用會一再降低。
張居正想起了洪武朝到處都建立的曬鹽場,以及和後世所合作的鹽業公司,後世的工業化水平帶到這裡,估計會讓鹽的產量突飛猛進。
到時候鹽說不定會變成後世那樣,再便宜不過的東西。
於百姓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於朝廷來說是少了一個手段,又要尋找彆的辦法了。
張居正並不氣餒,反而饒有興趣。
思緒轉過一輪,他繼續看著上麵的講師陳述著北宋的鹽法。
“宋初的時候設置三司,宋朝直接插手鹽的生產、運輸和銷售,劃分不同的食鹽銷售區域,比如說什麼鹽,該銷往什麼地區,這些都是有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