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晉陽王當初對這個位子有多心熱,如今就有多後悔。此時此刻的他也明白了,趙忠當初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也有諸多不易,因為天下已經不聽指揮了,他已經是騎虎難下了,還不如自己在邊疆之時自在。
如今蕭氏還能支撐多久,他都不敢保證。心裡多麼希望他的兒子裡麵能有一個能力出眾之人,然事與願違,太子雖然平庸,但是其他的兒子又能強到哪裡去呢?
晉陽王喝了茶之後,對兒子說道:“就按照你姐姐說的辦吧。”隨後揮揮手讓兩人都出去。
心中的思慮萬千,下午黃昏之際,又傳來消息,彭帆大軍長驅直入,定州失守。
說來可笑,上麵隻知一味地抵抗鎮壓,殊不知底下的民心已失,那些百姓巴不得彭帆大軍攻占定州,而底下的士兵多是底層人,所以好些人都是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偷偷打開城門歡迎彭帆大軍。
晉陽王迅速召開晚朝。
朝堂之上,大殿之內,鴉雀無聲!
大多數人眼瞧如今彭帆勢如破竹之勢,心裡已經有退堂鼓的打算。
“說啊!你們素日不是挺能說的嗎?如今怎麼一言不發!”
兵部尚書趕緊站出來說道:“為今之計還是趕緊派兵鎮壓。”
戶部尚書聽到這也隻得站出來說道:“國庫空虛,恐不能支。”
“那你們說,怎麼辦?”晉陽王眉頭深皺問道。
兵部侍郎說道:“啟稟皇上,京城周邊經過幾次大亂,百姓受損嚴重,再加上多次征兵,恐怕兵員一時之間無法湊足。”
刑部尚書說道:“為今隻有增稅,這樣也不耽擱派兵前往鎮壓。”
戶部尚書又道:“皇上不可啊,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如此隻會增加民怨,再加上近幾年天下不平,多有匪患,青州的糧食更是不售出一粒,糧價更是連年上漲,如今已經是每豆三百文,再這樣下去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恐會生變。”
吏部尚書說道:“如今國庫空虛,連官員的俸祿和祿米也要發不出了,不增稅能怎麼辦?”
大理寺丞出列說道:“是啊,我等貧官就等著這點子俸祿養活一家人呢。”
晉陽王心中氣憤不已,這些官員讓他們想辦法鎮壓叛賊倒是一言不發,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一個個奮勇爭先。
“戶部尚書所言甚是,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百姓哪裡有錢糧,再說百姓身上的擔子也不輕。從今日起後宮用度一律減半,當行節儉之風,已助前線將士。”
太子見此出列,“父皇,兒臣願減免俸祿,並捐出府庫。”
百官看皇上和太子都這麼說了,也附和道:“臣等願捐出俸祿支援前線將士。”
這並不是晉陽王想要的效果,他正等著底下的官員捐助,沒想到竟然一毛不拔。
而百官知道晉陽王當初在邊疆多年,家資頗豐,自然想著讓晉陽王用私庫填補窟窿,更何況,將來京城失陷,蕭家逃不掉,不代表他們不行。
俗話說流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再說將來叛軍進城還需要他們這些舊臣管理維持,更不濟還可以辭官回鄉,用不著在這裡陪著蕭氏王朝一起完蛋。
晉陽王見百官裝傻,隻能說道:“既然太子已經捐出府庫,那麼朕也出十萬兩,諸卿呢?”
其餘人也隻得出來捐助,首先是丞相,捐了兩千兩,以此類推,整個朝堂上的都沒放過。
兩日過去,整個京城的官員一共捐了七萬兩,還是不夠。
而就在這個空檔,京城的幾家士族門閥之人,竟然在京城公開打死了人。
死的是一個平民,要是往日這些人不會傷到一根毫毛。但是這次晉陽王的態度特彆堅定,勢必要給百姓一個交代。
幾家士族門閥自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最先低頭的是柳家,柳無言承諾了五十萬兩,最終兒子無罪釋放。其他幾家也學著送了銀錢釋放家中子弟。晉陽王也因此湊齊了平叛的錢糧。
喜歡這個開局有點慘啊!請大家收藏:()這個開局有點慘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