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子一起回到坤寧宮的皇後,進了殿門以後,便對著太子妃道:“你如今懷著身孕,不宜勞累,先去歇著吧。”
太子妃乖巧的行了一禮,“兒媳告退。”
直到太子妃離開後,皇後的臉色這才發生了變化,並沒有方才在除夕宴上端著笑,眉頭微皺,擔憂不宜“方才宴會上,陛下有一句話說的很對,自從晉王娶了申家女為妻,行事比以往周全了不少,接連收到陛下讚揚。”
沈羨之對此並不擔心,不過還是要和母親說清楚,“母親不必擔憂,兒子心中有數。”
皇後繼續道:“那你也要說出來,我也好配合你。”
“母親可知,晉王其實在青州的時候,就與前朝殘餘的勢力聯係上了,不僅如此,這股勢力還是高揚父親生前隱藏的親信,隻是太子謀逆導致這股勢力並未完成交接,不僅如此,他們手裡還有一股兵。”
皇後聽了這話,頓時大驚,“什麼!”
沈羨之趕緊勸道:“母親,我在青州之時就已經知道了,目前這股人馬都在我的監視下。”
“那還不趕緊處理掉。”皇後立即說道。
“不著急,現在除了他,以後他還怎麼謀逆,我又如何名正言順的斬草除根!到時候世人唾棄的隻有他。”沈羨之嘴角卻露出一抹笑,更彆說他還給晉王增加了一些關鍵時刻,可以“幫”他的助力。
沒錯,此人就是唐勝,他雖然是陛下的人,可畢竟兩人有著袍澤之意,所以關鍵時刻是偏向自己的,畢竟唐勝心裡清楚大晟絕大多數的兵權由誰掌控。
皇後聽了這話,立即反應過來,“所以說你這段日子都是故意的,我說呢,你怎麼讓他插手賑災的事情,這是想讓晉王覺得自己,有了可以抗衡你的實力,將來到了關鍵時刻,他肯定會著急,以至於兵行險招。”
“是啊,對於晉王這個人我還很了解的,從小他就假模假樣的,看中麵子,看誰強就示好對方,看著溫和,實則滿眼都是利益。”沈羨之還沒說出口的是,晉王最像陛下,都是自私自利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是隨時可以犧牲旁人的。
皇後聽了這話臉上的笑又恢複了,“我說呢,小時候他還給你送過幾次東西,主動示好,隻是你並未理會,怪不得你祖母對他尋常。”
“祖母她老人家最是英明,眼神比年輕人還好,誰是虛情假意,心裡明鏡似的。”沈羨之也想到了太後對沈洛瑜的態度。
“以心換心,虛情假意如何能換得真心。”皇後也笑了,她覺得這是太後看清了誰才是可以依靠的,兒子靠不住,這個高揚的親子更靠不住,隻有自己這個在危難時期,都不離不棄的兒媳才能靠得住,更彆說這些年太子對老太太也是真心的孝順。
沈羨之接著說:“如今我隻需按兵不動,坐等晉王自己跳出來。待他起兵謀反,我便能將他和前朝殘餘勢力一網打儘。”
皇後點頭,眼中滿是欣慰:“我兒謀略過人,此事定能妥善解決。隻是這期間,你也要小心謹慎,莫要讓晉王察覺到你的布局。”
沈羨之自信一笑:“母親放心,他以為自己掌控了一切,卻不知早已落入我的陷阱。唐勝那邊我也已安排妥當,關鍵時刻他自會發揮作用。”
皇後此時才知道,原來唐山竟然也暗地裡投靠了兒子,隻是如今無論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還是晉王等人,都以為唐勝是陛下的人。
恐怕陛下也這麼以為,因為兩人除了公事以外毫無聯係,而且唐勝還將太子的一些事情,事無巨細的稟報給陛下,試問任誰看了都不會覺得,太子會收一個成日監視自己的人。
“敲我,竟是白操心。”皇後想到了前幾日張淑妃來請安後,並未著急走,還說了一個秘密,便說道:“起那些日子張淑妃來請安,聽她說陛下的身體大不如前,許是登基後太過操勞的緣故。”
沈羨之眉頭微挑,喝茶的動作漸漸放緩了許多。他可太了解自己的父親,為人自私,對誰也不放心,尤其是他們母子二人。
他身邊的禦用的大夫並非李神醫和李源,而是在青州時就跟著的人,一直到現在,將身體健康把控的死死地。所以,就連皇後與沈羨之也沒辦法插手。
而張淑妃卻不同,她要侍奉陛下,陛下這兩年的身體變化她最清楚。這次她將陛下的身體變化告知皇後,就代表了態度,她就是不為自己著想,也要考慮兒子。
皇後看著略有所思的兒子,繼續說道:“淑妃說陛下的身體比起兩年前,已經有些力不從心。而且,寵幸後妃的次數也少了,以前我隻以為是因為朝政太忙的緣故,如今看來並非如此。不過我也告誡她不要多事,假裝沒發現就行。”
這個是沈羨之沒有預料到的,不過他瞬間想到了解決辦法,如果晉王知道後會怎麼樣呢?會不會加快進程呢?如今唯一不知道的是陛下的身體還能撐幾年。
“多謝母親告知,隻是如今還要從側麵打聽到,父親身體的具體情況,不過這件事不能咱們出手。”沈羨之說道。
皇後思索片刻,說道:“我倒是想到一人,申美人。申家是晉王一黨,而且她心思細膩,隻需稍加引導,必定會發現陛下的身體狀況如何,到時晉王必然會知道,難道他還能忍住不查?”
沈羨之點頭,“母親此計甚好。若是晉王能發現也省的咱們費手腳,若是被父親發現探查,那也與咱們無關。”
皇後應下,“你放心,我自會安排妥當。那接下來,我們就等著看晉王的動靜?”
沈羨之嘴角上揚,“沒錯。晉王一旦發現陛下身體大不如前的消息,以他的野心,定會加快謀反步伐。”說到這裡,他認真道:“不過,大晟初立,還未將底下的人徹底收服,所以,無論如何這幾年不能亂。”
國家初立,最忌諱上位者短時間內更換,這與國家穩定無益,所以他才有此一說。無論他與晉王如何爭權奪位,但他的底線是國家不能動蕩!
喜歡這個開局有點慘啊!請大家收藏:()這個開局有點慘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