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碩與田大人的奏書也被八百裡加急,送往京城。
朝堂。
沈羨之坐於龍椅之上,而今年的會試也順利完成。
“諸位愛卿,這兩份奏書乃是陳田兩位大人,八百裡加急從江州送來的,諸位都看看吧。”
孫德旺接過兩份奏書,將他們交給台下的大臣,於此同時,沈羨之仔細觀察著所有人的表情。
“原本以為侵田謀命案已經很可惡了,沒想到罪人事後聽說賈二郎告禦狀,竟然將其一家人活活燒死,僅留下三歲幼兒存貨!顧氏在江州的所作所為真是讓朕刮目相看,百姓不僅有冤難訴,看動輒沒命!”
最先站出來的是刑部尚書——書為敬,“陛下,留順候身為顧氏族長,不說教育族人,竟然助紂為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實在對不得起陛下厚恩,臣諫言,削去顧年留順侯爵位,與其族人按罪處置!”
書為敬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
禮部侍郎劉景明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顧氏乃世家大族,在朝中根基深厚,且留順侯顧年以往也多有功勞,若貿然削去其爵位,恐寒了世家大族之心。不如從輕發落,以儆效尤。”
黎大人站出來懟道:“怎麼?劉大人的意思是世家的命就是命,天下百姓就命如草芥,活該如此嗎?還是說劉大人與顧家本就勾結,或者江州之時還有劉大人一份?”
此言一出,劉景明罵道:“休要血口噴人,汙我清白!本官與顧家清清白白!”
“那你為何如此討好顧家?”工部尚書溫大人諷刺,氣得劉景明啞口無言,幾乎快暈過去。
沈羨之目光掃過眾人,問道:“其他人的看法呢?”
這時,禦史大夫周正清出列,大聲道:“陛下,律法麵前人人平等,顧氏惡行昭昭,若不重罰,何以平民憤,又何以彰顯我朝律法之威嚴?留順侯顧年失職之罪,絕不能姑息!”
此時戶部尚書房大人站出來說道:“陛下,正因為顧家乃是世家,才應該做出表率,他們不僅沒有反而犯下累累罪行,朝廷更應該從嚴處置,以示警戒!”
畢竟顧家實在過分,禮部尚書代表世家剛說了兩句,就遭受到大家的猛烈攻擊,所以大多數人基本上還是很願意處置顧家的。
沈羨之早在陳碩與田大人前去江州之時,心中就有了決斷。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朝堂頓時安靜下來。“顧氏惡行不可饒恕,留順侯顧年削去爵位,與其族人一同按律嚴懲。”
眾大臣見狀,紛紛跪地領旨。
“朕也是在地方經曆過的,知道江州之事並非個例,諸位臣工,朕不管你是寒門也罷,世家也好,都要好好約束族人,不要讓他們以為在地方上,就可以胡作非為!顧家乃是前車之鑒,還望諸位謹記在心!”沈羨之目光堅定,聲音洪亮而又堅定地說道。
“臣等謹記,必定不負皇恩!”
沈羨之掃視著眾人,順勢推出了巡查禦史,說道:“此外,朕會派遣得力官員前往各地巡查,若再發現此類欺壓百姓之事,嚴懲不貸。”眾臣再次叩首領命。
散朝的路上,官員們三三兩兩的朝宮外走去,免不了議論幾句。
“此次嚴懲顧家,陛下也是給大家敲一個警鐘。”
“也不怪陛下要嚴懲,那些人在地方上為所欲為。此次不過是殺雞儆猴,若他們還不知收斂,定有好果子吃!”
“是啊,既然犯了事,就要依律行事,這是正大光明的手段,世家也沒有借口。”
當然,世家討論的就不一樣了。
“陛下手段如此狠厲,隻怕咱們之後的日子不好過啊!”
“這些年地方上的治理,世家一直都有參與,若真就這麼查下去,沒有一家是清白的!”
“我看顧家的事,陛下是想殺雞儆猴,後頭咱們收斂些,陛下也不會故意找茬,畢竟如今的朝廷世家的勢力依舊不容小覷,陛下也不敢輕視。”
“言之有理,那就看接下來陛下如何行事。”
與此同時,江州那邊,陳碩和田大人收到了朝廷的旨意,立刻對顧氏一族展開了抓捕行動。
百姓們聽聞此消息,無不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而被關押在牢獄中的顧氏族人,個個臉色慘白,悔不當初。
顧年更是癱倒在地,他也讓京城的人求情,沒想到陛下絲毫不將世家的建議放在心上,勢必嚴懲。
他嘴裡喃喃自語:“沒想到,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