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羨之進去的時候,明暢正躺在胡皇後懷裡睡著,胡皇後輕輕拍著女兒。她見陛下進來,正欲行禮,被沈羨之抬手攔住。
沈羨之的聲音也不禁放輕了許多,“睡了?”
“嗯,方才一直在等陛下,結果自己困的睡著了。”胡皇後看向女兒的目光十分柔和,“她這段時間嬌氣得很,非得要我抱著哄才肯睡,往日隻需奶嬤嬤哄著。”
沈羨之看著女兒紅撲撲的小臉,隻覺得可愛,“她這是擔心你隻疼弟弟,這才嬌氣了些。”
隨後又讓奶嬤嬤將明暢抱下去,說道:“明暢已經四歲多,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了。”
胡皇後沒想到陛下會給她說這個,“這麼早?”
“畢竟年紀還小,不用早起,隻需上半日的課。”沈羨之還是很重視女兒的教育的。
胡皇後為了不厚此薄彼,更是因為皇後的職責,提了一句:“那晏澤呢?”
晏澤是沈羨之與賢妃(青蘿)的長子,如今也已經三歲多了。
他略作思考,以後讀書的日子多了去了,“明年再說吧,如今也太小了一些,就讓明暢與她三叔先一起上學吧,正好今科即將開始,到時候選個進士做啟蒙先生。”
胡皇後聽到這裡,麵上雖然不顯,但心裡其實是很高興的,因為早在明暢剛剛三歲的時候,陛下但凡就會教她寫一些簡單的字。
可到大皇子這裡卻沒有這份殊榮,而賢妃也隻是勉強認識一些字,不作睜眼瞎罷了。虧得外頭還揣測陛下想立大皇子呢。
“這會不會大材小用?畢竟孩子還小呢。”
“讀書明理。”沈羨之笑了笑,“並不算是大材小用,更何況朕也不想讓那些迂腐之人教導明暢,而今科進士畢竟年紀輕,更重要的是思想不會迂腐教條,教他們正合適。”
其實在他心裡,自己如今是一國之君,讓個進士教導女兒怎麼了。
不過皇後也不是亂說,在前朝之時,對公主的教育並不重視,教導公主的基本是宮裡的女先生、嬤嬤亦或是公主的生母。
而胡皇後以為陛下之所以重視公主的教育,是因為乾朝蕭氏的高揚公主仗著蕭皇的寵愛,導致女先生和嬤嬤不敢嚴格教導。
使得高揚少調失教,刁蠻跋扈毫無一國公主之風範,使得太後與陛下受了不少苦楚,這種反麵例子的公主在蕭氏皇朝不在少數。
今夜,沈羨之留宿坤寧宮,就是為了向大眾表現一點,他並未因為早朝的事情就對皇後心生不滿,這就是態度。
……
……
也是事情太巧,當黎萬強等人剛離開京城後,北宮就傳來了消息——太上皇病重!
此事太過重要,為了向天下人表現天家以孝為本,沈羨之未敢耽擱,第一時間就去北宮。
等他到的時候,太皇太後,太後,胡皇後,張淑太妃,懷慧,就連五歲的沈景煜也來了。(沈景煜,生母張淑太妃,太上皇的第三子)
以及診治的太醫們,伺候的宮人們,將殿內被擠的滿滿當當,剛進去就覺得呼吸不暢。
沈羨之剛才在門口就看到太上皇身邊伺候的妃嬪們,人數不少,他才將人打發。現在又見殿內這麼多人,皺眉道:“殿內留下診脈的太醫,其餘宮人和太醫都出去,此處不宜人太多,懷慧與景煜先回去吧。”
因為太上皇並不信任他,所以診脈的正是一直是萬太醫。萬太醫戰戰兢兢地行了禮,繼續為太上皇診脈。
沈羨之走到榻前,看著麵色蒼白的太上皇,心中五味雜陳。
太皇太後坐在一旁,眼中滿是憂慮,“太上皇這病……”
沈羨之安慰道:“祖母放心,萬太醫醫術高明,定能治好陛下。”
太後知道太上皇不信任她與陛下,於是看向正在診脈的萬太醫道:“太上皇的身體一直是由你照料的,他的身體情況你最清楚,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
萬太醫診完脈,戰戰兢兢地上前回稟:“啟稟陛下,太皇太後,太後娘娘,皇後娘娘,太妃,太上皇的身體已經到了油儘燈枯之境地,臣無能為力,還請恕罪!”
太上皇將自己的身體情況瞞的死死的,不過沈羨之與太後卻很清楚,隻是太皇太後,皇後,張淑太妃還不知道罷了。
太皇太後聽了這話有些不敢相信,幾乎是在用質問的口吻說道:“胡說!陛下如此年輕,還未到知命之年(五十歲),怎麼可能就到了油儘燈枯的地步!”
萬太醫嚇得跪在地上,將陛下身體的真實情況這才一一說了。
太皇太後用顫抖的手指著對方道:“這麼大的事情,你竟然瞞著哀家!”
張淑太妃畢竟明麵上是被太後派來照顧太上皇身體的,此時她也脫不了責任,連忙請罪,“請太皇太後彆氣壞了自己的身子,是臣妾不好,未能勸住太上皇。”
太後知道太上皇的德行,陛下與太皇太後都勸不住,更何況是張淑太妃,“唉,太上皇明明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隻是太不知保養,方才我進來前瞧了,光門口站著的妃嬪就有二十多個,這還不算那些沒有名分的。”
太皇太後瞥了一眼太後,雖然知道對方說的是實情,可太上皇已經到了如今的模樣,她臉上未見一絲著急之色,竟然連裝都不願裝一下。
“可還有什麼辦法?”
萬太醫搖頭道:“臣無能,為今之計也隻有先靠參湯吊著,或許……或許還有幾日也有可能。”這話說的他自己都不信,以前不是沒勸過,但他隻是太醫而已,不敢深勸。每次隻是淺淺一說,就會引發太上皇的不滿,連帶對陛下也有抱怨,漸漸的他也就不多嘴了。
畢竟是自己的父親,沈羨之裝還是要裝的,他神情哀痛,“傳朕旨意,太醫院全力救治太上皇,若有能延長太上皇性命者,重重有賞。”沈羨之聲音低沉,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太後雖心中不在乎,但也知此時需要配合兒子,“陛下莫要過於傷心,你之前也多有勸誡太上皇,隻是他終究不聽勸,如今隻能儘人事,聽天命了。”
喜歡這個開局有點慘啊!請大家收藏:()這個開局有點慘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