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之事解決的很快,前往調查的官員已經帶著證據回來了。
這一日早朝,都在討論這件事。
保守的官員覺得畢竟事關後族,應該從輕處置;也有一些官員覺得寧州之事影響惡劣,務必明正典刑,從嚴處置,警告後來人。
就在此刻。
門外之人進來稟報,“啟稟陛下,皇後娘娘在殿外求見。”
大臣們皺著眉,議論紛紛。
“這裡是朝政大殿,皇後娘娘怎可前來。”
“是啊,這於理不合。”
其實眾人更擔心皇後是來求情的,擔心對方將陛下架在空中下不來,於是有人出聲阻止。
“陛下,此處是大臣上朝的朝政大殿,皇後娘娘怎可前來,請陛下著人將娘娘請回去。”
其實皇後此次能來也是沈羨之的暗示,他佯裝略作思考道:“既然皇後前來,想必有重要的事情,將人請進來。”
沒一會兒,胡皇後身著皇後朝服走進朝政大殿,然後行禮道:“臣妾拜見陛下。”
沈羨之抬手示意起身,“免禮,朕與百官正在議事,不知皇後前來有何要事?”
隻見皇後並未起身,而是行大禮跪在地磚之上,恭敬道:“陛下,胡氏一族犯了大錯,是臣妾監管不嚴之責,還請陛下治罪。”
沈羨之親自走下來,正要將人扶起,“皇後言重了,你是皇後母儀天下,你是你,胡氏是胡氏。”
胡皇後並未起身,繼續跪拜下去,“雖然陛下寬宏大量,但如陛下所言,臣妾是皇後理應母儀天下,正因如此,臣妾才不能姑息養奸,胡氏一族犯了重罪,臣妾懇請陛下依法處置,萬萬不可因臣妾姑息養奸。”
沈羨之又一次扶起皇後,“皇後深明大義,朕必定會依律行事,秉公處置。”
“臣妾拜謝陛下。”胡皇後見目的已經達到,便順勢起身。
“皇後娘娘深明大義,臣等拜服。”
朝堂之上,大臣們原本還帶著些許疑慮的目光,此刻都轉變態度。原本主張從輕處置的官員,也不再言語。
沈羨之看著胡皇後,眼中滿是讚賞,“有皇後如此賢德,實乃朕之幸,國家之幸。”隨後讓皇後退下。
“既然皇後大義滅親,那便依方才所言,依法秉公處置!”其實今天無論胡皇後來不來,沈羨之都會按大晟律法處置的。
對於胡氏一族的處置很快定下,依律嚴懲,絕不姑息。而此次正好表現出皇後大義滅親,頗具國母之風,也體現了她的胸懷寬廣,在之後三皇子的儲君之位也能穩固一些。
雖說三皇子不過是一個剛滿周歲不久的嬰孩,看不出將來的才能,但沈羨之如今的想法已與以前大不相同。
以前隻覺得能力最重要,可當他站在這個位子上,便明白嫡長繼承的重要性,一點一旦開了立賢的意思,所有皇子看見希望必定起爭奪之心,到時候國家必定動蕩,所以穩最重要,起碼利大於弊。
胡家之事有了決定後,黎大人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黎卿有何本要奏?”
黎大人拱手道:“啟稟陛下,南離內部大亂,南離三皇子謀逆,幾乎將手足斬殺殆儘,隻有五皇子僥幸逃脫,如今已經入京求助。”
“竟有此事?”沈羨之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