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直接給駁回。
至於說婚後辦公司的,那就更複雜了,最高法自己判的案子都前後觀點不一致,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那有人肯定會想,這看起來好像得比一比誰能忍啊,對方硬頂著不分紅,你這邊硬頂著不離婚,這樣下去是不是總能有個結果?
那你算是想對了,你們這樣不就相當於不離婚嘛,那和上麵的意思剛好一樣了,不離婚最好,法院還省事呢……
當然,都是開玩笑的,沒什麼多的意思,大家不要亂想。
周雲說完了就不再管小段,直接道:“佳寧,是不是有進展了?”
孫佳寧將流水單遞過來道:“對,有進展了,主任您看這裡,從這個時間開始的這些記錄,有著很明顯的規律性!”
是的規律性,這算是離婚律師的看家本領,就是從雜亂無比的銀行流水中“捕撈”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稍微展開一點,給大家說一說怎麼找出銀行流水的一些問題。
比如你們離婚了,你去查對方的銀行流水,那麼如果對方真的轉移財產了,一般情況下會分為這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單筆金額很大的,這個很好理解,這年頭稍微有點常識的都不會這麼做了,太明顯,一眼就能看出有問題。
用的比較多的是第二種,我們稱之為AAA型,就是分成多筆進行小額的轉賬或者直接的取現,可能是每天,可能是隔幾天,但是每筆都差不多,可能是一萬,也可能是八千,看起來很有規律,都是整數。
這種就可以調取流水然後開庭讓對方解釋這些錢轉給誰了或者是取現乾嘛了。
第三種更加進階,可以看作是A+B+C,比如某人的轉賬或者取現雜亂無章,今天轉了三千五百多,取現三千多,然後第二天轉了三千多。
中間再給你夾雜一些零散的取現比如幾百的這種,但是敏銳的律師就能看出來,這兩天的這些錢加起來差不多就是一萬塊。
這是又一種規律性,通過這種雞零狗碎的敲打,不聲不響就能轉移財產了。
這裡說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東西,再多的就要結合整篇流水具體情況來看了,比如以前沒有過這類型的取現或者轉賬亦或者是消費,這會突然有了,那就要前後結合起來看有沒有規律。
總之一句話,如果對方確實是在轉移財產,那麼反映在銀行流水上肯定會具有規律性的,不用懷疑,是肯定會有,隻是不容易發現。
因為你轉移財產這個行為是具有目的性的,隻要你有目的,那肯定會形成規律,和日常我們那種隨機的流水是完全不同的,經常做離婚官司的同學都知道。
而現在發現的幾筆流水有轉賬,有取現,其中轉賬是轉給了一個叫王桂英的。
周雲很快算了算道:“剛好是五萬對吧?”
孫佳寧點點頭:“對,剛好是五萬,如果不出所料的話,這應該就是他的方法了。”
“那就從這個方向找,把每個月金額類似的情況都找出來!”
規律基本上找了出來,接下來就是按圖索驥,把每個月取現以及類似的轉賬都找出來,名字不一樣無所謂,因為轉過去之後,另一方也可以取現。
有人會好奇,這算什麼規律,你不要著急,你把這個時間線拉長,拉長到一年,誒你看,是不是規律就出來了。
為什麼,你能做的要麼是取現,要麼是轉賬,取現不能經常取,每天五萬以上,每個月二十萬以上就可能會被風控。
而轉賬的對象也隻能是那麼幾個,因為你想做老賴,想弄財產隔離,你能信任的人也就那麼幾個。
所以拉長到一年,規律就出來了,就那麼幾個人名,然後再加上那些取現。
這個月可能是五萬,下個月有可能是十萬,二十萬,總之你能明顯看出規律性,這就沒問題了。
當然這裡是紙上談兵,真正做起來會很麻煩,可能單單查這一堆的流水都得查一兩月,還不一定查出來。
情況確實不出所料,大家很快就把其他的記錄也找出來了。
從兩年前開始,蘇智峰就已經在轉移財產了,兩年下來,轉移的財產剛好和買房子的那筆錢差不多!
有幾百萬的現金,有人可能覺得這不多啊……真的不少了,那是幾百萬的現金,不是資產!
周雲把記錄進行了彙總,情況已經很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