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這邊正在找張法官談呢,而在網上,他的視頻又一次爆了。
無他,因為這次的視頻料太足了,天價物業費糾紛,城投,由此引發的五個本地領導落馬,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那麼的吸引眼球。
和這些相比,那位蔣博律師一下子就成了小醜。
京海,江東政法大學內,剛剛大二的阮晨琳正在圖書館內刷著手機,這也是當代大學生們的日常了。
圖書館去不去,當然去了,每天都要背著書包泡圖書館,看起來特彆認真,但去了之後有多少時間是用來學習的那就不知道了。
在京海的法律行業裡,繞不開的自然就是周雲了,不單單是他的實務能力,對方的學術能力現在也已經被很多專家認可了。
之前那幾篇論文都發表在了法學的核心期刊上,而且引用者眾多,畢竟那是第一手的社會實驗資料。
人文社科領域想做社會實驗可不是那麼好做的,經費更不是那麼好拿,就算能拿到經費,和理工科那些比起來也差得遠。
這也是學科性質決定的,人家的那些項目就是能創造價值,而你的這些相對來說就差很多了。
所以對於這種性質的社會實驗,哪怕是最討厭周雲的專家,也不得不捏著鼻子來用……
對於前段時間網上發生的那個所謂“魔都蔣律師贏了周雲”的話題,阮晨琳是很不爽的,但是這麼長時間也不見周律師來反駁,所以她也不知道怎麼說。
隻能看著網上的那幫人在不斷蹦躂,尤其是其中那個叫“我愛張無忌”的,每天高強度發評論,要麼就是在暗戳戳地說周雲水平也就那樣,要麼就是在那裡誇那個蔣博。
什麼蔣博陳博的,江東政法這邊隻認周律師的好嘛!
結果就在此時,阮晨琳刷視頻的手停下了,這是……周律師發視頻了?
趕緊點開一看那個標題,果然還是周律師的風格,這次是用賺錢來做辯解的?
帶著好奇,阮晨琳很快點了進去,然後就看的入迷了。
在其他人眼裡,可能這類型視頻就是看個熱鬨,但是對於她這種法學生來說,這樣的視頻就相當於一個專家用實例的方式來給她做講述。
尤其是那一步一步的推進,邏輯性十足,簡直可以說直接戳進了她的心裡。
沒錯,很多法學生其實學到後麵都會變成強迫症,那就是特彆喜歡邏輯性強的東西,看到那些沒有邏輯的話就想著去改一改……
所以現在看周雲的視頻,法學生們就覺得這簡直太美妙了!
而在視頻裡她果然看到了周律師的回應,所以那隻是一次試探?是為了拿到後麵的證據?
果然啊,她就說周律師怎麼可能會輸呢,當然也不是說不能輸,而是不可能以那種方式來輸。
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周律師是不可能輕易去送人進去的。
接著往後看,目標一直都不變,就是城投公司,終於到了後麵那次庭審拿到了所有的證據。
然後就到了那個“舉報學”。
到了這裡,彈幕一下子變得特彆密集了起來。
“臥槽,這玩意也是可以教的嗎?我咋感覺真的很有效果呢!”
“我就說在網上能學到好東西吧,今天就去試試……”
當然這裡麵也有人在那裡嘲諷:“這說的都是些什麼,你們確定真的有用?周雲用著可以,你們以為你們都是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