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新說的時候,劉紹逐一拿起碘伏、青黴素片、布洛芬膠囊查看。
他還打開一瓶碘伏,用鼻子聞了聞。
劉紹自己也不是軍醫,這些藥具體效果如何,他同樣需要先送到傷兵營,讓軍醫給傷兵試用過後才能知曉。
常建新繼續根據包裝上的說明,指點劉紹每一種藥的用法、用量。
“多謝神仙,我這便送去傷兵營嘗試。”
劉紹叫來幾個軍士,將這些藥全部送到傷兵營。
軍醫平時接觸的都是中藥材,麵對送來的碘伏、青黴素片、布洛芬膠囊,他看了一次又一次,聞了一回又一回,再怎麼看再怎麼聞,也都看不出聞不出個所以然,隻能按照劉紹傳達的使用方法,直接使用在傷兵身上。
帶著忐忑的心情,軍醫先挑選了兩百個情況比較嚴重,多拖一天就可能死的傷兵進行嘗試。
這些傷兵,要麼正發著高燒,要麼傷口腫脹已有要化膿跡象。
軍醫逐個對他們進行傷口重新清理,高燒的喂布洛芬膠囊,傷口又腫脹又有化膿跡象,還高燒的便不僅喂布洛芬膠囊,還喂青黴素片。
其實按照以往的經驗,哪怕是藥材齊全,這兩百個傷兵眼下這種情況,最終能活下來的有三分之一都算運氣的了。
何況現在根本沒有足夠的藥材,如果不用常建新送來的這些藥,兩百個傷兵最終能活下來的未必有三十個。
科技時代的藥,見效快是其中一大優點,尤其是布洛芬這種退燒神藥。
那些發熱高燒的傷兵,僅僅吃了一次布洛芬,才剛到淩晨的時候就開始退燒了。
那些傷口已經感染,不僅高燒,傷口還腫脹出現化膿跡象的,吃了青黴素片和布洛芬之後,不僅退燒了,傷口也明顯不再惡化。
效果之神奇,震驚得幾個軍醫一愣一愣的。
他們年齡最老的一個,從醫將近五十年,治過的病人或者傷兵不知有多少,卻也從來沒有見過效果這麼好,見效這麼快。
他們都被科技帶來的奇效所震撼。
甚至都不等到第二天,當天淩晨,幾個軍醫就給其他傷兵重新清理傷口,喂他們吃青黴素片,有發熱高燒的則一並吃布洛芬膠囊。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原本按照前兩日情況估算,今天應該會有幾十個傷兵身死。
然而白天又吃了兩次青黴素片和布洛芬之後,到淩晨的時候,這一天時間隻有三個傷兵沒有救回來。
“將軍,憑借這三種藥,老朽有信心保住六成以上傷兵!”
老軍醫激動的做出承諾。
按照以前的經驗,藥材齊全,最終能保住四成多接近五成傷兵,而現在能在沒有可用藥材的情況下,卻預計可以保住六成以上傷兵,絕對是一個奇跡了。
劉紹、劉琨、趙斌、張信幾個晉陽最高層將領,同樣都非常高興,因為每一個上過戰場受過傷,最後又活下來的傷兵,都是精銳,一個比三個新兵還寶貴。
他們因為老軍醫預計最終能保住六成以上傷兵就激動,常建新從劉紹口中得知情況時,卻眉頭緊皺。
“應該是傷口沒有縫合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