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現在二十五歲,當初跟隨他的父親劉琨來到晉陽城時已經十七歲
其實嚴格來說劉紹就是世家出身,畢竟他的父親劉琨能在西晉末年成為封疆大吏,不出身世家是不可能有這種機會的。
不過正因為出身世家,劉紹知道常建新說的是事實。
他倒是很想為世家辯解一句,比如世家之中也有如他父親劉琨一樣心係天下,以百姓為先的人。
但這個念頭隻是在腦海裡麵生出來了一下,他便又搖頭歎息一聲,掃除此念。
他們堅守晉陽城八年時間,不是沒有聯係過躲在各地鄔堡避世的世家,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更希望他們能出來帶領普通百姓一起反抗胡人。
隻要所有世家都願意站出來,共同出力對付胡人,絕對有很大希望將胡人趕出中原。
可惜收到的回應都寥寥無幾,更甭論響應起事一起正麵對抗胡人了。
甚至有些世家為了自保,主動向勢力到達他們所在的胡人繳納糧稅,以及每年固定送去一定數量的美人。
那些美人有強迫的普通百姓,亦有他們世家自己人,懦弱卑微到了極點。
不依靠世家治理天下,很多君王都想過,隻不過他們都僅能想想而已,沒有一個可以做到。
常建新隻是提醒了劉紹幾句,之後並沒有再乾涉他的決定,任由他自己去與劉琨商議。
劉琨、劉紹父子二人在這一夜,相對而坐商議了足足半宿。
“神仙既然提出來,那麼他便一定願意在這方麵提供幫助,如果能自己培養一些人才出來,自然再好不過。”
劉琨最後對劉紹如此說道。
其實父子二人依托晉陽城對抗胡人八年,如今手上十五萬軍民,控製著晉陽城與周邊臨近的三個小縣城,大半個晉中盆地,他們的思維早已經脫離了世家範疇。
尤其是得到常建新的幫助,看到了對抗胡人,乃至未來將胡人一步步驅逐出中原的希望,他們的思維更是已經往統領天下的君王上麵靠攏。
哪個君王思維的人不想自己培養出人才。
隻不過世家壟斷書籍,壟斷讀書資源,他們沒辦法而已。
次日,當常建新再次聯係劉紹的時候。
劉紹將他和父親劉琨的商議結果,以及眼前的困難告知常建新。
“這個不難,我可以給你們送去一大批紙筆書籍,整個冬季將近四個月時間,足以同時教一兩萬孩童初步識字知禮,到時候再篩選幾百個最聰慧的,後續進行進一步精細化教導,真正培養成人才。”
“另外,軍中將領如果有不識字的,你們也可以組織起來一起學習,至少讓他們將來能自己看得懂軍令,看得懂兵書。”
“如果擔心那些大老粗放不下臉麵,或者普通夫子難以管束,可以由你和你父親每日各抽出半個時辰,親自教那些將領認字。”
“這樣一來,天地君親師你們父子將來可以占兩樣,同時你們還可以在這過程中自己發現人才,了解他們各自的品性。”
常建新這是教他們走蔣校長的路,蔣校長用事實證明,自己親自教導出一批軍事方麵的‘學生’,對於得到天下,統治天下有多麼重要。
接下來,常建新讓尤小柔采購兩萬包a4紙,三萬支中性筆,三十萬支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