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驅使的都是羌、氐兩族的步兵攻城,而這兩族步兵隻有兩萬六千人。
現在可是已經死傷超過六千,如果再繼續讓他們攻城,必然就要動搖軍心了。
雖說同樣的軍隊素質,攻城戰因為持續時間長,可以隨時停止攻城撤回營中休整等等,能夠承受的傷亡比例超過遭遇戰與正麵決戰。
如果說一支軍隊在正麵決戰之中,可能出現兩成傷亡就會有崩潰的跡象。
那麼在攻城戰當中,時間拉長,派遣得當,能承受的極限便應該是四成,甚至還更多一些。
但是此刻才兩天便傷亡了兩成半左右,繼續下去不用到天黑,就得動搖軍心。
按照慣例,該匈奴人自己也上去攻兩天了,讓羌、氐兩族步兵休整一下。
不同於漢兵是最低等的奴隸兵,羌、氐兩族雖大部分臣服匈奴人,幫助匈奴人一起打仗,但總的來說一定程度上相當於是盟友,匈奴人不能對羌、氐兩族壓迫太過。
然而,雖說在呼延翼眼裡,匈奴兵戰鬥力強過羌、氐士兵。
但若是晉陽城守軍仍然這麼不惜浪費的,持續使用這麼多箭矢等守城物資,讓匈奴兵上去攻城,也很難直接將城池攻下來。
攻個一兩天,難道匈奴兵也要付出五六千傷亡?
“傳令,讓漢兵上去攻城!”
呼延翼沒有任何猶豫的下令道。
自從西晉王朝滅亡,諸胡占據中原北方大地,諸胡便視統治下的漢兵為最低等,最卑賤,性命最無關緊要的奴隸,肆意打罵殺戮。
態度上諸胡極力貶低漢兵,不把漢兵當人看,但潛意識裡諸胡又都死死的防著漢兵。
這便導致他們從來不給漢兵吃飽,不給漢兵好的兵器,不讓漢兵擁有甲衣。
同樣的,他們正常情況下也不依靠漢兵打仗,漢兵在軍隊中,充當的隻是平時做軍中各種苦活累活,以及去填平護城河等炮灰工作。
派這樣的漢兵上去攻城,呼延翼顯然就沒想過靠漢兵真能把城池攻下來。
他想的是,讓漢兵上去消耗晉陽守軍的守城物資,以及拖延一兩天時間。
待羌、氐兩族步兵休整過後,直接又派他們繼續上去攻城,如此一來匈奴兵就暫時先不用上,損耗的都是漢兵、羌氐兵的性命。
等晉陽守軍的守城物資消耗得差不多了,士氣也被磨得差不多了,匈奴兵再強勢出擊,一舉破城!
還有一點,那就是昨日漢兵上去填護城河的時候,城牆上的晉陽守軍竟然不趁機放箭射殺。
無論是晉陽守軍特意省著箭矢,還是不忍心,都讓呼延翼非常不爽,他現在就想看一看漢人自己自相殘殺的景象。
“攻!”
大約半個時辰後,三萬漢兵被分為六個波次,每一個波次五千人。
此刻,第一波五千名漢兵,在匈奴騎兵的督戰下,推著各種大型攻城器械,與普通雲梯朝晉陽城發動進攻。
這些漢兵在匈奴軍中從來就沒吃飽過,他們的身體素質相較於羌氐兩族胡兵,以及匈奴兵而言,差得太多了。
同樣推著雲梯車、攻城塔、攻城衝車等大型攻城器械,他們顯得比之前的羌氐胡兵更吃力,行進速度更慢。
晉陽城牆上。
劉琨、劉紹、趙斌、張信四人輪流指揮守城,此刻是張信負責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