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點左右,常建新聯係古代時空的劉紹,把三萬支箭身給他送了過去。
“這些箭身其中一頭特意留有弓弦的橫槽,另一頭則特意留有安裝箭頭的空口,箭頭往裡裝之前,最好先把箭頭稍微用火烤一下,注意不要烤得太燙了。”
“呃……你自己試一試,如果有什麼問題的話,我這邊再改進改進。”
劉紹這邊,一邊聽著常建新交待的同時,他也一邊拿起塑料箭身查看。
先是感受到比木製箭身稍微輕了點,而後用力從中間掰折,發現無論用多大的力氣,頂多是變彎,並不會直接折斷。
三萬支箭身,整齊放在一個個箱子裡麵。
晉陽守軍平時自己削出來的箭身,隻不過看上去都差不多,真要是細細測量的話,既不一樣長也不一樣大。
而常建新送來的這些箭身,每一支似乎都一模一樣,猶如藝術品。
“價格是四斤大米換十支!”
常建新告訴劉紹價格,好讓劉紹那邊自己也有個數,他花了多少餘額,還剩下多少餘額。
這個價格對於劉紹來說很值得,雖然晉陽城人力不值錢,但是要去山裡麵挑選合格的木材砍伐,拉回城裡,然後再慢慢削成一根根大小合適的箭身,代價著實不小。
不見晉陽城十五萬軍民,能分出來的人力,一個月頂多做一萬支出來。
劉紹下令軍士,拿了一些塑料箭身到專門做箭矢的營房,嘗試安裝箭頭。
那處預留的空口稍小了些,直接拿箭頭強行往裡麵塞,隻有極少數箭頭能塞進去。
不過按照常建新所說的辦法,先將箭頭稍微加熱一些再往裡麵塞,卻非常容易。
做出來的成品箭矢,整體上看猶如藝術品,對比光滑筆直的箭身,反而鐵質箭頭顯得很粗糙,不是很搭。
看上去搭不搭不重要,劉紹親自用弓箭試射了兩箭。
他驚喜的發現,似乎因為箭身筆直,且比木製略輕了些的緣故,同樣的弓同樣的力道,這塑料箭身的箭矢,射得更遠。
“儘快做好更多箭矢送上城牆禦敵!”
下達命令的同時,劉紹心裡也計算著,有常建新提供的遠比木製箭身更容易安裝箭頭的塑料箭身,他們每天生產箭矢的速度能比之前快至少四倍。
原先每天隻能新造三百多支箭矢,現在絕對能造一千三四百支,一個月造四到五萬支。
“我這邊還有兩桶汽油,你也準備好接收。”
常建新在開車來倉庫的路上,路過加油站的時候順道把油箱給加滿了。
因為現在要把汽油都反抽出來,送過去給劉紹抵禦敵軍攻城,他隻能用電續航,好在他一般隻在市區內開,幾十公裡續航都夠用了。
把油箱裡麵的汽油抽出來的時間。
常建新詢問劉紹,今日匈奴大軍攻城的情況。
劉紹語氣輕鬆的回應道:
“昨天一天,胡人都以最猛烈的方式攻城,匈奴兵攻了上午,付出傷亡不會少於一千七百人。下午的時候羌氐兵攻城,由於得到了神仙您送過來的汽油,死傷接近兩千人。”
“昨日那般大的傷亡,今日胡人雖然繼續攻城,但卻不敢如昨日那般猛烈。”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