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隻有一層鋼片的輕甲,但材質畢竟是現代淬火鋼片,防護能力,比劉紹他們自己這個時代傳統的鐵片輕甲強得多。
一名身穿鋼製輕甲的士兵,戰力不敢說能比得上三名身穿傳統鐵質輕甲的士兵,卻也應該不弱於兩名身穿傳統鐵質輕甲的士兵。
劉琨又看向平時兼管軍械的趙斌。
趙斌開口說道:“我們晉陽守軍原本自己有六百多副鐵質或銅製輕甲,去年擊敗圍城的兩萬多胡人大軍時,其中有五千多名匈奴人,以及近萬其他胡人,總共繳獲甲衣完好與破損的加在一起兩千一百多副。”
“破損的甲衣需要修複,這半個多月的守城戰,也使得一些甲衣破損,也需要修複,如今總共擁有兩千六百多副。”
劉琨了然的點了點頭:“也就是說,連同新做的鋼製輕甲,我們最終能拿得出來三千副左右輕甲,與四百套騎兵重甲。”
輕甲士兵自然做正常殺敵之用。
重甲騎兵,則毫無疑問將做為第一波衝鋒,衝在最前麵,將敵軍鑿穿殺穿,打亂敵軍整體陣型的殺手鐧。
這場仗是否能勝,不在三千輕甲兵身上。
因為胡人本身也有一定比例擁有甲衣。
比如匈奴騎兵著甲率大約有三成,羌氐騎兵有一成半。
算起來的話,匈奴騎兵剩下兩萬一千多人,那麼便是有超過七千著甲,羌氐騎兵剩下三千多人,便是接近五百著甲。
哪怕不算那一萬一千軍心士氣已經完全崩潰的匈奴步兵和羌氐步兵。
隻是匈奴騎兵和羌氐騎兵,便有七千五百人左右著甲。
哪怕晉陽守軍的三千副甲,其中有三百三十副左右鋼製甲,防護力更強,一副頂兩副,甚至給算三副來用,數量也不到匈奴騎兵與羌氐騎兵的一半。
誠然,戰爭的勝利,不是單純這麼算雙方人數與裝備的數量來決定。
軍心、士氣、勇氣、血性、平時訓練,戰時策略,以及士兵對傷亡的承受能力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比如你有一千人,對方隻有五百人,你的兵力與著甲數量都是對方兩倍。
但你的士兵訓練更差,且傷亡兩成軍心就崩了,士兵開始潰敗,而對方士兵訓練更加有素,且傷亡過半都還能繼續再戰,那麼輸的大概率也是你。
劉紹、劉琨、趙斌、張信四人當然自信晉陽守軍訓練比胡人更好,而且軍心士氣更旺盛,士兵的勇氣血性,乃至身體素質等都超過胡人。
另外,晉陽守軍還準備突襲,戰前策略也肯定壓胡人一頭。
然而,胡人數量畢竟不止是晉陽守軍的兩倍。
所以想要擁有更大的勝算,還要看四百重甲騎兵如何發揮作用。
劉琨、趙斌、張信都曾親自仔細的看過常建新送給劉紹的那套重甲。
他們深知以那套重甲的防護能力,隻要有三百以上數量,就完全具備衝擊敵軍步兵軍陣,以及衝擊敵軍騎兵隊形的能力。
敵軍絕對無法抵擋,必定被鑿穿殺亂,形不成任何大的軍陣和隊形。
形不成軍陣的步兵,戰鬥力下降大半。
形不成隊形的騎兵,戰鬥力下降一半。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