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大軍的糧食,真要運的話,得起運五萬人的糧食,因為其中過半會在運輸過程中被運糧的人、牲畜吃了。
這還隻是人吃的糧食,其他物資呢?
一百斤物資,每運輸一百裡距離,各種損耗大約價值二十五斤糧食。
如果要運一千裡,那麼運一百斤物資,路上得額外損耗兩百五十斤糧食。
這是為什麼曆史上一些幾千萬人口的巔峰王朝,十萬大軍在外作戰一年,便需要整個國家全力支持。
“如此,那便由紹兒你做為主帥,趙斌做為副帥領兵出征吧,為父親自坐鎮晉陽城。”
說完,劉琨又看向劉紹頭頂虛空,詢問道:“神仙,您在嗎?”
現代時空,常建新放下手中紅酒杯,回應道:“我在,有什麼需求你們可以說。”
劉紹朝劉琨點了點頭,示意常建新已經回應。
自從晉陽之戰開始的時候,常建新與劉紹、劉琨他們約定好,晚上七點到八點,沒有什麼意外的話,他都會在背後聽他們商議事情,而他們有什麼需求,也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向他提出來。
如果常建新預知這天晚上七點到八點自己沒空的話,他便會提前知會劉紹一聲。
幾個月時間下來,這已經形成了常建新與他們之間的默契。
當然,出於對常建新的尊重,他們說出需求之前,每次都先詢問一下常建新是否在線。
接下來,他們說出需求。
主要是希望在劉紹率領大軍出征之前,儘可能的多交換一批主糧和鹽屯在晉陽城。
雖然五萬晉陽軍到時候留在晉陽城的隻有八千人,但是還有十三萬左右老弱婦孺呢?
這些老弱婦孺在今年秋收之前,可都是要吃大鍋飯,要晉陽城供應的,每日消耗都非常的大。
肉、雞蛋未必一定要吃,青菜晉陽城自己種有,隻要有足夠的主糧和鹽即可。
“可以!”
常建新沒有意見,反正錢花的是劉紹在他這裡的‘餘額’,主要出力去采購的是農貿公司的尤小柔,對他來說無非就是接下來三天多送兩趟而已。
斷開與古代時空的聯係之後,常建新打開手機發信息給農貿公司的尤小柔。
晉陽城庫存的糧食,省著點吃,足夠十四萬人吃一個月左右時間的。
雖說一個月以後,春耕的時候晉陽軍民自己種下的小麥、稻穀、土豆、玉米、紅薯等,陸續可以開始收獲,但是未雨綢繆,總要防止可能出現什麼意外。
因此,經過和劉琨、劉紹確認,常建新下一批物資,會多送過去夠十四萬人,吃十天到半個月的糧食。
“接下來三天,在原先的糧食、鹽、雞蛋等的量上麵,額外多采購兩百一十萬斤糧食,大米占比百分之三十,麵粉占比百分之二十,玉米粒占比百分之五十。”
這是按照十四萬人,省著點用,每天平均每人吃一斤計算的,十五天的消耗量。
大米和小麥給劉紹算的價格,都是一塊八毛錢一斤,占比百分之五十,要花掉一百八十九萬餘額。
玉米粒算一塊兩毛錢一斤,要花掉一百二十六萬餘額。
算上原本固定的每三天一批的數量,要花掉的差不多兩百萬餘額。
接下來三天的這一次物資交易,要花掉總餘額五百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