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常建新既然隻能與劉紹聯係,隻能通過劉紹交換物資,那麼他為什麼不勸說劉紹儘量不要親自上戰場殺敵,儘量以自己的安全為重?
因為常建新知道劉紹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重要性,否則他不會在預計要上戰場的時候,刻意穿上重甲。
是否親自上戰場殺敵,由劉紹自己決定,常建新不會在這方麵乾涉。
很簡單,在常建新看來,劉紹的安全無比重要是一回事,但要因此完全杜絕劉紹親自上戰場殺敵,也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一軍主帥?他的安全於唐軍,於大唐而言就不是無比重要?
其一生也戰死了六匹戰馬!
劉紹的位置,與常建新所處現代時空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位置,有很大差彆嗎?
唐太宗李世民都無法完全避免親自上戰場殺敵,劉紹自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而且常建新認為,他也不該為劉紹親自上戰場殺敵有危險,就過度擔心,過度乾涉。
真論起危險,難不成劉紹完全不上戰場,就不會遇到其他危險嗎?哪怕是在晉陽城中,你就敢說一定不可能有人突然從某個地方衝出來想刺殺劉紹?
吃飯還會噎死,喝水還會嗆死,走路還會摔死呢。
因為怕出現意外就癲狂的想杜絕一切意外,那反而才真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意外。
隻要不去涉那種敵人有明顯優勢,己方明顯劣勢的危險。
比如你隻有一萬騎兵,卻硬是親自帶著去與五萬、十萬敵軍騎兵廝殺。
正常的廝殺,比如當前晉陽軍四千騎兵,羯族騎兵五六千。
羯族騎兵數量多出一兩千,似乎也有明顯優勢,但實際上晉陽軍騎兵之中有大量防護鋼製甲片輕甲,以及大量馬槊、橫刀等鋼製兵器。
四千晉陽軍騎兵實際是當做一萬全員著普通鐵製甲片輕甲騎兵看待的。
所以隱性角度來看,這一仗反倒是相當於一萬騎兵對六千騎兵,並不是那種明知敵人有明顯優勢,還硬著頭皮親自上戰場的涉險。
正常的上戰場,己方綜合戰鬥力有明顯優勢的上戰場,常建新並不認為有什麼不該,更不會去乾涉什麼。
他如果實在還是擔心,能做的便是如同此刻這般,自己也花費些精力,用劉紹無法看到的視角,在戰場上幫助劉紹儘可能注意周邊的一切情況,發現潛在危險,及時提醒劉紹,躲避危險。
“多謝!”
劉紹閃過箭矢之後,道了一聲謝。
雖然他自己也知道,就算剛才那一箭真射中了,也無法真正傷到他,但他還是要回應常建新的好意。
有常建新在現代時空,小酒也不喝,零食也不吃的專心以劉紹做不到視角,幫助劉紹隨時關注戰場四周的危險,劉紹的安全得到了巨大的保障。
本來就不算特彆危險,更加沒有危險。
隨著激烈廝殺了半個多時辰,戰場上已經躺倒了兩千多具屍首,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羯族騎兵的,隻有三分之一不到是晉陽軍騎兵的。
大戰到這一刻,勝負已經很明顯了。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