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九千兩百名騎兵兵員。
毫無疑問,騎兵兵員得從其他步卒裡麵挑選。
騎兵如果困守城內,便無法發揮其完全的戰力,得有在外與敵野戰的能力。
所以缺少的九千兩百騎兵兵員,最好能直接從老兵裡麵挑選。
不過,劉紹考慮到當初他帶著六千七百多從濮陽解救出來的漢人奴隸,返回晉陽五郡的途中,為了激勵漢人奴隸,承諾給他們機會。
如果能在到達晉陽五郡之前,不用老兵幫助,自己便能很好的掌握騎馬的技術,便讓他們將來成為晉陽軍騎兵。
人是最擅長學習的物種,當初從濮陽到天井關,足足三天時間。
進入天井關以後,穿越井陘到上黨郡又一天多時間。
有晉陽軍騎兵老兵手把手的教,有自己一路上的實踐,有總覺得大隊羯族騎兵在身後追殺的緊迫,六千七百多名濮陽奴隸,一半多都能很好的掌握騎馬的技術。
“老兵總共也就五萬多人,一些前線關鍵關隘,還是老兵駐守比較放心,比如雁門關長駐的八千人,最好全部都是老兵。”
“五萬兩千多奴隸新兵,其中也需要老兵做為基層將領,這便又去了六七千老兵。其他郡縣、關隘同樣需要有大比例的老兵,真要是需求的九千兩百名騎兵,全部都從老兵裡麵選,也不太合適。”
最終,劉紹決定從當初那六千七百多名濮陽奴隸之中,選拔出四千人做為騎兵。
再怎麼樣,那些濮陽奴隸之中,也已經有了差不多五天時間的騎馬經驗。
或許他們身體素質還不夠強,且缺乏作戰經驗,但四千人隻占兩萬五千騎兵總人數的不到兩成,不至於太影響騎兵整體的戰鬥力。
更何況身體素質是可以養起來的,作戰經驗隻需要跟隨老兵真正到戰場上打一場,便也不會比老兵差多少了。
被選為騎兵的奴隸新兵,個個都非常激動。
他們都是濮陽那一批,都親眼見過晉陽軍騎兵是怎麼樣殺強大的羯族騎兵的,跟著晉陽軍騎兵一路奔行到晉陽五郡,他們都近距離目睹晉陽軍騎兵身上的盔甲和兵器。
平時做夢都想自己也有一套這樣的盔甲和兵器,自己也能騎在馬背上,在戰場上與胡人騎兵追逐廝殺。
成為騎兵對他們而言,可比做步卒拉風得多。
……
騎兵從奴隸新兵之中選了四千人進來是一種妥協。
不過,預計組建一千重甲騎兵與一千重甲陌刀兵,重甲騎兵缺失三百多人,重甲陌刀兵更是缺失五百多人。
鄴城之戰陣亡的重甲騎兵與重甲陌刀兵,雖然重甲和兵器都收回來了,但兵員卻依舊是缺失的。
相較於普通騎兵可以直接由最普通的士兵直接進行訓練。
重甲騎兵與重甲陌刀兵完全隻能靠天賦,能穿上幾十斤重的重甲,還拿著十幾斤重的頂配版馬槊,甚至二十斤重的陌刀,比較長時間的在戰場上作戰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