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郡城內的我守軍士兵共有兩萬七千人,傷亡一萬五千六百多人。”
“如果按兩成左右直接陣亡以及後續因救治無效而死亡計算,預計最終損失應在三千一百多人。”
與河東郡安邑城不同的是,上黨郡並未出城作戰,然而預計最終真正折損的數量卻比河東郡安邑城多了幾十人。
總計算下來,連同在萁關以外。
這場大戰役,晉陽軍殲滅羯族軍隊數量達十五萬七千六百餘,其中騎兵四萬兩千六百餘,步卒十一萬五千左右。
而晉陽軍自身總共傷亡四萬三千一百餘,其中騎兵八千五百餘。
真正折損大致是步卒六千兩百餘,騎兵兩千七百餘,加在一起剛好是九千左右!
如果單看傷亡總數,晉陽軍四萬三千一百餘,對比羯族軍隊十五萬七千六百餘加上撤出天井關的羯族軍隊之中有一萬三千多傷兵,十七萬一千左右傷亡。
也就一比四左右的傷亡比。
然而,如果隻論最終真正折損數量的話。
那麼就會變成,晉陽軍以九千左右真正折損,換羯族軍隊超過十五萬七千六百折損。
直接超過一比十七的折損比!
之所以一下子拉出這麼懸殊的差彆。
原因主要便是戰爭的殘酷性就體現在這裡。
勝利的一方,可以及時救治己方傷兵。
而失敗的一方,所有傷兵都會淪為敵軍俘虜,生殺予奪全看敵軍心情。
顯然晉陽軍對胡人俘虜,尤其是胡人傷兵的處置是一慣的。
都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正麵硬碰硬廝殺的時候,很多軍隊確實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可是隻要最終能夠獲勝,雙方的最終損失,卻不是什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而是贏的一方,吃得腦滿腸肥,輸的一方連褲衩子都會輸乾淨。
……
做為此次大獲全勝的一方,晉陽軍不僅殲滅大量羯族軍隊,還繳獲各種兵器、盔甲、器械、糧草等無數。
繳獲的除了死物,還有活物,比如馬匹、牛羊。
馬匹又有戰馬與普通拉車的馬之分,牛則是幾乎都用來拉車,羊則是羯族軍隊之中的高層將領,以及激勵底層士兵的食物。
戰馬方麵。
萁關以外的交戰,晉陽軍騎兵自己損失一些戰馬,不過繳獲的戰馬更多,大致賺了兩千八百多匹戰馬。
萁關以內的交戰,主要是涑水以北那一仗。
那是一場惡戰,晉陽軍騎兵自身都傷亡超過六千才擊潰羯族軍隊,後續追殺羯族潰兵過程中,又傷亡一部分,總共傷亡超過七千。
當然,傷亡的晉陽軍騎兵,他們坐下的戰馬未必也跟著損失了。
而其他沒有傷亡的晉陽軍騎兵,他們坐下的戰馬也未必就沒事。
有些戰馬身上插了七八支箭矢,雖然都不是要害部位,甚至短時間內不影響戰馬奔跑馳騁。
但一段距離跑下來,這匹戰馬縱然最後經過救治還是能活下來,大概率卻也是廢了,無法再次上戰場,這些都是戰馬損失的數量組成。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