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炮威力是大,但其實真要計算能給敵軍造成的傷亡數量,一般七八塊石彈能造成一個傷亡就算不錯的了。
畢竟如果回回炮平均一塊石彈就能給敵軍造成一個傷亡的話,那麼一百架回回炮,每架每天算投擲五十塊石彈就罷了,加在一起五千塊石彈,難不成一天便能給敵軍造成五千人傷亡?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函穀關羯族守軍實在沒想到唐軍的回回炮比傳統投石機強大那麼多,大量羯族士兵為了守城方便,居住在距離城門樓很近的房屋內。
以至於有些石彈,一下子砸塌一整間房屋,令房屋內的人幾乎全部受傷,多重因素下,前五輪才能造成足足一百七十六人傷亡。
當然,唐軍也沒想過隻依靠一百零八架回回炮投擲石彈,就能把函穀關內七八千羯族守軍士兵全部殺傷,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函穀關。
唐軍此次回回炮的轟擊,主要是砸掉城牆上一些女牆,以及打擊城內縱深,牽製城內對城門樓與城牆上的支援力度,同時打擊一下守軍士兵的軍心士氣等。
“轟!”
每一輪一百零八塊石彈的轟擊,都有一兩塊石彈能砸中一處女牆。
所謂的‘女牆’是城牆上方,麵向兩側邊緣的磚石護欄。
給城牆上守軍士兵提供一定保護的同時,也增加攻城方強攻城池的難度。
每一處女牆被石彈擊中,都塌陷出一個一米左右寬度的缺口。
唐軍士兵真正開始用雲梯攀登城牆的時候,如果把雲梯搭在缺口處,相當於需要攀爬的城牆高度一下子更矮了一米多。
而且沒有女牆做為掩體,城牆上的羯族守軍士兵,如果就在缺口處阻擊唐軍士兵攻城,那麼城牆下的唐軍弓箭手也更容易射中他們。
總之,每多轟塌一處女牆,真正攻城的時候便至少能讓唐軍士兵少傷亡幾人,並且多殺傷幾名羯族士兵。
其實以回回炮的威力,如果有足夠多的石彈,能夠連續轟擊幾天時間,是完全有可能直接砸塌函穀關的一段城牆,讓唐軍士兵能直接從塌陷的城牆衝進函穀關內,直接與函穀關內羯族守軍進行硬碰硬近身廝殺的。
可惜,一百到一百五十斤重的石彈,也不是那麼好製造的。
這幾天唐軍製造的石彈,也就兩千三百多塊罷了,頂多隻夠一百零八架回回炮轟擊四刻鐘多鐘時間,也就是一個多小時。
從早上五點半左右開始轟擊,到六點鐘左右的時候,已經轟出去了超過一千塊石彈。
庫存的石彈已經用掉了接近一半。
與此同時,早上六點鐘,天色已經非常亮了,不再是五點半那會的蒙蒙亮。
“傳令下去,開始攻城。”
劉紹神情嚴肅的下達命令。
“尊令!”
傳令兵當即將劉紹的命令傳達下去。
不一會,戰鼓擂響。
“咚咚咚咚咚……”
戰鼓的擂動頻率便是命令。
哪個營級負責第一波次攻城,哪個營級負責第二波次攻城,都是已經定下來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