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準備阻擊洛陽援兵
唐軍大營。
劉紹正在觀戰台上麵,用望遠鏡觀察函穀關攻防戰的戰況。
副元帥張信,以及一些軍團長也同樣如此。
現如今唐軍之中,常建新直接從現代時空交換過來的軍用級望遠鏡,隻是配屬到營長一級。
不過常建新提供了製作望遠鏡的原理,以及一些大塊的玻璃材料,讓大唐工匠自己製作了一部分。
常建新對古代時空這邊,一直都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非迫不得已,他不會提供那種,一旦失去他的幫助,古代時空這邊就完全無法製作出來的東西。
古代時空這邊大唐自己的工匠製作出來的望遠鏡,雖然很粗糙,能看清的距離也遠沒有現代軍用級望遠鏡那麼遠,但畢竟是會自己製造了。
而且性能是否能比得過現代軍用級望遠鏡,這並不重要。
一件器物最主要的不是他有多麼先進,而是能否比敵人擁有的更先進?
何況,古代時空這邊壓根就沒有望遠鏡這種概念。
無論大唐的工匠製作出來的望遠鏡有多麼粗糙,都是敵人根本沒有的東西,天然便在觀測這一方麵,碾壓了敵人。
大唐自己的工匠製作出來的望遠鏡,則是配屬到‘排’一級。
現代時空。
常建新在市中心高層大平房,靠坐在客廳大沙發,一邊吃著乾果零食,喝著二兩五糧液,一邊借助古代時空劉紹的視角,觀看函穀關的攻防戰。
相較於劉紹需要通過望遠鏡來看函穀關攻防戰,常建新則可以直接拉動視角到函穀關近距離呈現,他看到的比劉紹用望遠鏡看到的更廣,更清晰。
看到函穀關羯族守軍陸續砸出一罐罐火油,焚燒一輛輛唐軍大型攻城器械。
“算上撞擊城門的攻城衝車也被焚燒,我軍七輛大型攻城器械,已經有五輛著火了。”
“估摸著函穀關羯族守軍,將近一刻鐘能焚燒一輛大型攻城器械,最多再有兩刻鐘,七輛大型攻城器械便會全部著火。”
常建新的聲音傳入劉紹的耳朵裡。
“我們的計劃是耗光函穀關內羯族守軍準備的火油,羯族人不知道大唐可以大量製造包鋼皮大型攻城器械,所以準備的火油數量必然有限。”
“函穀關羯族守軍看樣子沒有任何經驗,而且這麼久也沒有人意識到單純憑借火油焚燒,太過浪費火油。”
“我估摸著,就是焚燒五輛大型攻城器械,函穀關羯族守軍便砸出來不下七百斤火油!”
古代時空,劉紹沉吟了一下,回應道:
“焚燒五輛大型攻城器械,函穀關羯族守軍應已經用了八百五十斤左右火油,回回炮應該也砸毀了一部分,現在函穀關羯族守軍損耗掉的火油數量,必然已過千斤。”
做為古代時空這邊的人,當年晉陽城以一座孤城防守近十年。
整個天下,其實都沒有比劉紹、劉琨、趙斌、張信四人守城經驗豐富。
劉紹通過望遠鏡,看到函穀關羯族守軍砸出來的瓦罐,估測大小,猜測每一個瓦罐應是裝兩斤重的火油。
守軍也需要時刻計算自己具體用了多少火油,具體還剩下多少火油。
為了方便計算,定製裝火油的瓦罐的時候,往往也是按照半斤或者整斤的數量。
比如裝一斤半,或者裝兩斤,就算是能裝兩斤一兩的瓦罐,一般也隻會裝兩斤,方便計算。
劉紹的猜測很精準,函穀關羯族守軍用來裝火油的瓦罐,便正好是每一個瓦罐裝兩斤火油。
既然今日的目標是先耗儘函穀關羯族守軍的火油,而後爭取進入破城。
劉紹自然專門安排人去數函穀關羯族守軍具體砸出來多少罐火油,他根據計數的唐軍士兵報上來具體多少罐火油,直接算出八百五十斤左右這個數量。
“火油這玩意,如果對付普通全木頭製作的大型攻城器械的話,十幾斤就足以焚毀一輛,一天時間了不起消耗幾百斤。”
“函穀關羯族守軍肯定沒想過一天時間就有可能用掉幾千斤的量,我估摸著他們頂多準備了兩三千斤,按照三千斤計算吧,再多也應該不會多多少。”
常建新跟劉紹閒聊,把自己想到的東西,都順嘴說了出來。
其實,如果不是劉紹正在觀戰台觀戰,周圍有大量唐軍將領,不遠處也有大量唐軍士兵,太多人目光看著,常建新還打算順手給劉紹也送一杯酒,幾包零食過去。
今日攻城戰,持續的時間不會短,畢竟要耗光函穀關內就在守軍庫存的火油,估計都得至少兩個時辰,一直這麼乾看著,精神上很容易疲憊。
劉紹點了點頭,認同常建新的猜想。
“傳令,提水上去滅火!”
劉紹覺得是時候了,便下令一隊早已經做好準備的唐軍士兵出動。
這隊唐軍士兵,每個人都挑著兩個木桶的水,衝向函穀關城下,
準備朝幾輛已經著火的大型攻城器械潑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用水潑滅火油的火,除非有超大量的水,至少不是單純用木桶挑的水能做到的。
之所以劉紹還做這樣的安排,目的是為了引誘函穀關羯族守軍繼續砸出來更多數量的火油,加劇他們庫存火油的消耗。
果然,當唐軍士兵拿著水往著火的攻城器械上麵潑。
水灑到包在木頭部件表麵,已經被燒得非常燙的鋼皮的時候,滋滋的大量水蒸氣衝天。
哪怕水無法直接將劇烈燃燒著的火油潑滅,但十幾桶水潑上去,也讓火油燃燒起來的火焰,有那麼一小會猛然減弱了一下。
城牆上,函穀關羯族守軍將領大驚。
“快,這幾輛唐軍攻城器械,每輛再砸十罐火油下去!”
在此命令下,羯族守軍士兵不得不暫緩對付唐軍第六輛攻城器械。
而是又往正在燃燒中的五輛唐軍大型攻城器械每一輛都再次砸過去十罐,總共二十斤火油。
這一下子又多消耗了羯族守軍一百斤火油。
……
……
值得一提的是,唐軍第一輛被焚燒的大型攻城器械,燒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包在鋼皮裡麵的木頭開始被燒紅的鋼皮燙得大量冒煙。
用不了多久,這輛大型攻城器械就將被完全燒毀。
如果細算的話,函穀關羯族守軍為完全焚毀唐軍一輛大型攻城器械,前前後後砸下來了足足兩百斤火油。
純靠火油焚燒,兩百斤左右才能完全焚毀一輛大型攻城器械!
大約又拉鋸了一刻鐘時間。
第一輛大型攻城器械已經被燒得開始傾斜,已然相當於完全被焚毀。
第二輛大型攻城器械也開始有大量的煙從鋼皮縫隙冒出來,距離被完全燒毀也不久了。
這時,第六輛大型攻城器械也已經被函穀關羯族守軍點燃焚燒。
城門樓與城牆上的羯族守軍士兵,正在對付第七輛大型攻城器械。
與此同時,城門樓與城牆上活著的唐軍士兵數量大大減少。
從最多的時候超過三十人同時活在城門樓與城牆上,到現在僅剩九個人還同時活在城門樓與城牆上。
這九名唐軍士兵之中,又有六人是在這第七輛大型攻城器械連接的城牆段,一方麵對抗羯族守軍士兵的圍殺,一方麵儘可能的護住這最後一輛大型攻城器械。
一旦這輛大型攻城器械也被羯族守軍砸過去大量火油並且點燃,城門樓與城牆上還活著的唐軍士兵,就將成為無源之火,將很快被羯族守軍完全清除。
雖然已經在城牆上的六名唐軍士兵,背靠著背,組成陣型牢牢守住這一小段城牆。
他們被羯族守軍斬殺一人,身後攻城器械便也能相應的衝上來一個人補充,讓他們的陣型能夠在羯族守軍的猛烈圍攻下,始終保持六個或者七個的數量。
但是他們也無法完全阻止羯族士兵往攻城器械上麵砸火油。
畢竟陶罐本身的重量加兩斤火油的重量,也就三斤多重的罐子,完全可以砸出十幾二十米遠。
唐軍士兵僅能阻止一小部分,能讓羯族守軍花更多的時間才能砸出去足夠多數量的火油罷了。
終究還是不可能避免這最後一輛大型攻城器械也被羯族守軍用火油焚燒。
不過,羯族守軍以為將七輛唐軍大型攻城器械全部點燃,就能夠暫時遏製唐軍攻城,他們能集中精力清除城門樓與城牆上的所有唐軍士兵,然後趁機調整一下部署,以及補充損耗的各類守城物資,那他們也是想多了!
隻見距離函穀關城牆,大約一百米的位置,唐軍士兵又推著幾輛大型攻城器械到這個距離。
與此同時,函穀關城牆上,專門有一隊唐軍士兵,人手一件鐵鉤,鉤住已經被焚燒到完全沒有救的第一輛大型攻城器械,往外拖拽,為新推上來的大型攻城器械騰出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拖走底部已經被燒壞,無法繼續利用來攻城的大型攻城器械主體之後,原先的位置,仍有火焰在燃燒。
是那些浸潤進泥土裡麵的火油還沒有燒乾淨。
不過隻要城門樓與城牆上的羯族守軍,不再額外砸下來新的火油,僅憑浸潤在泥土裡麵的火油,過不了一會便也會熄滅。
城門樓與城牆上的羯族守軍,當然不可能直接往沒有大型攻城器械放置的土地上麵直接砸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