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洛陽羯族援兵
如若每一刻鐘時間,函穀關羯族守軍士兵傷亡都超過一百五十人,那麼一個時辰八刻鐘,便是要傷亡一千兩百人。
兩個時辰就得填兩千四百傷亡才夠。
算上火油剛耗儘的時候,幾輛大型攻城器械上還有殘餘火油燃燒,唐軍士兵前後花了一刻多鐘時間才完全撲滅火焰,又花了半刻鐘時間潑水把包在木頭表麵的鋼皮溫度降下來。
以及所有抵近城門樓與城牆的大型攻城器械剛開始全部利用起來的最初三四刻鐘,每刻鐘傷亡數量並不到一百五十人。
函穀關羯族守軍能夠支撐的最長時間,從火油全部耗儘那一刻開始計算,比較精準的時間該是兩個時辰又兩刻鐘時間!
如果說洛陽援兵兩個時辰能趕到函穀關,那麼當初劉紹下令悄悄翻行芒山到函穀關東部的三千唐軍士兵,便隻需要阻擋洛陽羯族援兵兩刻鐘時間!
當然,唐軍真正攻入函穀關以後,不意味著就直接完全占領函穀關。
也還要時間清剿函穀關內羯族殘兵。
不過到了那個階段,就算洛陽羯族援兵能衝進了函穀關內支援,也隻能與唐軍士兵硬碰硬短兵相接,不會有什麼占據城門樓與城牆的地利優勢了。
硬碰硬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哪怕羯族大將軍石虎將洛陽城的七萬多羯族士兵全部派過來,也絕對阻止不了唐軍完全拿下函穀關的。
函穀關這邊的趨勢已經定了。
需要博弈的便是當初劉紹派遣翻行芒山,秘密埋伏到函穀關東麵的三千唐軍步卒,以及羯族大將軍石虎從洛陽城派遣過來支援的援兵。
三千唐軍步卒方麵。
從離開大營,開始翻行芒山的第一天時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六天時間。
人力翻行芒山無法攜帶過多重物,在必須攜帶盔甲、兵器、箭矢等作戰物資的情況下,鍋碗瓢盆之類的就彆想了,隻能隨軍攜帶一些乾糧。
如果是羯族軍隊攜帶乾糧,絕對撐不了六天時間。
畢竟古代時空這邊,各項技術落後,攜帶的乾糧也就是一些煮熟的米飯,煎熟的麵餅,煮熟又略微脫水的肉乾一類,不說數量夠不夠吃六天時間的問題,就說想要保存六天時間不變質都很難。
現在已經是六月份,米飯、麵餅兩天時間就得變餿。
肉乾除非提前很多天準備,否則很難完全曬乾,三四天時間也得變味。
再說了,六月份雨水可不少,隔三岔五下一場雨也很正常,想要防雨防潮,單純的人力隨身攜帶的東西可做不到,得有馬車牛車拉一大堆物件。
也就是有常建新在背後支持的唐軍,才能做得到攜帶的乾糧,不僅數量足夠吃六天時間,還能防水防潮防變質。
三千唐軍步卒士兵隨軍攜帶的乾糧,主要便是常建新從現代時空提供過來的壓縮餅乾!
塑料真空包裝,自然不可能因為雨水淋一下就受潮變質。
而且壓縮餅乾一塊才四十五克重量,三塊用水泡發以後就能飽餐一頓。
一天三頓,九塊壓縮餅乾加在一起也就四百零五克,才八點一兩重量。
夠吃六天時間的壓縮餅乾,加在一起都不到五斤重,這點重量對於翻行芒山的唐軍士兵來說,負擔並不大。
當下,三千唐軍步卒士兵隱藏在距離函穀關東城門,大約六百多米的一處山林之中,距離通往函穀關東城門的官道,更是隻有兩百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