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不走關隘,直接翻行山林,便不能帶後勤,而且人數不能太多。
後麵追擊的唐軍兩個軍團騎兵除了一部分緊跟著羯族騎兵一起進入山林之外,另有一部分則直接通過關隘,提前到外邊守株待兔。
羯族騎兵翻過山林以後,立刻又麵臨守株待兔的唐軍騎兵堵截。
可謂是前有堵截,後有追殺。
而且翻行山林消耗了羯族騎兵人與戰馬大量體力,他們麵對守株待兔,人與戰馬體力都沒有多少消耗,幾乎巔峰狀態堵截的唐軍騎兵,他們處於絕對的劣勢地位。
基本上十名羯族騎兵從山林衝出來,還能扛住唐軍騎兵前堵後追,順利跑掉的頂多一人。
當然,也不是所有翻行山林,從山林裡衝出來以後的羯族騎兵,都會碰見唐軍騎兵在前麵守株待兔式的堵截。
畢竟洛陽盆地一圈何其大,隻憑借幾千唐軍騎兵,怎麼都不可能完全堵截住。
基本上隻有三到四成羯族騎兵從山林裡麵衝出來以後會碰見唐軍騎兵堵截。
不過,就算沒有碰見唐軍騎兵在前麵堵截的羯族騎兵,他們絕大部分也很難徹底甩掉後麵追擊的唐軍騎兵,依舊麵臨一直在後麵追擊的唐軍騎兵繼續追擊。
雖然同樣翻行洛陽盆地四麵的山林,但相較於沒有後勤便沒有多少食物的羯族騎兵,唐軍騎兵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十幾塊壓縮餅乾。
總之唐軍騎兵的狀態要比羯族騎兵略好一些。
另外,兩支騎兵一前一後出洛陽盆地四周山林之後,所出現的地方正是洛陽盆地外圍的宜陽等城池附近。
誰都不是笨蛋,其實從唐軍分兵攻占伊闕關、軒轅關、旋門關等拱衛洛陽城的所有關隘,封鎖洛陽盆地四周,這些在洛陽盆地外圍的幾個城池的羯族守軍,便感覺到了不妙。
當劉紹命令去攻打宜陽等地的六路唐軍抵達目標城下的時候,城內羯族守軍已然通過自己親眼看到成規模的羯族精銳騎兵被唐軍騎兵瘋狂追殺堵截的情形,猜出了洛陽城恐怕已經失陷。
這頓時讓宜陽等幾個城池內的羯族守軍軍心大亂!
唐軍未至城下,未曾圍城或者攻城,便已經讓許多羯族守軍士兵膽寒驚恐。
宜陽等六個洛陽盆地外圍的縣城,有兩個縣城的守軍,趕在唐軍兵臨城下把城池圍住之前,便直接棄城而逃了。
兩路唐軍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兩個縣城。
另外四路唐軍,兵臨目標城下,有三座縣城內的守軍將領想要請降,隻要大唐能承諾保留他們的將職,他們便能立刻打開城門投降。
類似這種一場大戰,擊敗敵軍主力,攻下重要大城池以後,附近縣級小城池便大規模望風而降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當然,也有這些縣級小城池裡麵本身沒有多少守軍士兵,有一些縣級小城池的守軍甚至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戰鬥力很差,本來就不可能守得住城池的原因。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事實上,很多城池的守軍將領,本就是上一個統治勢力投降過來的,本就沒有多少忠誠可言,風向哪邊吹,他們便往哪邊倒。
隻求能保住他們的官職,最不濟也能保證他們仍有榮華富貴。
弘農郡之戰、函穀關之戰、洛陽之戰,大唐預計總共能殲滅十一萬多羯趙軍隊,基本上已經將黃河以南的羯趙主力全部殲滅了。
如果大唐願意在給予一定承諾的前提下,接受各郡縣守軍投降,那麼不僅是縣級城池,郡級城池都會有不少在唐軍兵臨城下之前便改旗易幟,打開城門。
然而,唐軍都是一群絕大部分被胡人實際奴役過,加上訴苦運動將仇恨完全激發,對所有胡人都恨之入骨的人。
劉琨、劉紹、趙斌、張信等也清楚的認識胡人對漢民的殘暴,加上現代時空這邊常建新對他們的影響,可以說唐軍自上而下對胡人的態度都是徹底將他們清除。
華夏大地上,不允許有一處被胡人占據,所有竊據華夏土地的胡人都該殺。
接受守城的胡人投降,承諾身為胡人的將領仍然保留將職,保留榮華富貴?
這絕不可能!
當然,唐軍也不至於就完全不知道變通,有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城池的機會不把握。
直接拒絕城內胡人投降,意味著唐軍必然要強攻城池。
雖然以唐軍的實力,肯定能破城,而且守軍若隻有幾百人的話,唐軍傷亡不會超過百人,但傷亡一個人也是損失。
唐軍士兵數量有限,能少損失一人都是好的。
可以先答應守軍的投降,真正要怎麼做,等進了城內再另論就是。
反正答應投降,且給出承諾的是一名唐軍中下層將領而已,又不是大唐皇帝劉琨,或者大唐太子兼大軍統帥劉紹。
雖然答應投降且給出承諾之後又反悔,一旦消息泄露出去,其他城池的胡人守軍一定不會再選擇投降。
但是現在這樣玩,少說能拿下十幾座城池,多的話甚至能拿下幾十座城池,才會因為消息泄露,無法再讓其他城池的胡人守軍投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怎麼著唐軍也已經少強攻十幾座,甚至幾十座城池了。
而如果不這樣玩,那麼唐軍將失去可以少強攻十幾座,甚至幾十座城池的機會。
哪怕平均強攻一座縣級小城池,唐軍隻需要付出七十人傷亡,三四十座加在一起,那也是需要付出兩三千千傷亡的。
通過先答應投降,進城以後再反悔,唐軍又拿下三座城池。
六路唐軍,隻有針對宜陽的那一路需要強攻!
宜陽是洛陽盆地外圍,麵向西側最重要的城池,戰國時期就是韓國抵禦秦國東出的重鎮。
由於宜陽的重要性,這裡駐紮有七百多羯族守軍,而且主將是羯族大將軍石虎欽點的一員將領,對石虎忠心耿耿。
劉紹派遣來攻打宜陽的一路唐軍有三千人。
經過近一個時辰的猛攻,在付出近兩百人傷亡以後,唐軍攻克也順利攻克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