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方的一萬零幾百匈奴步卒士兵一觸即潰。
那些隻是擁有馬匹的普通匈奴人,或者下等貴族,更是看到秦軍騎兵的一瞬間,便直接翻身上馬驚恐奔逃。
兩個唐軍騎兵軍團士兵並不管潰敗的匈奴步卒士兵,他們隻一味朝前方突進攻擊。
衝到匈奴騎兵區域,有一部分匈奴騎兵也是一觸即潰,可卻也有一部分匈奴騎兵試圖拚死反擊,將唐軍騎兵打退。
不管怎麼說,能常駐長安城的匈奴騎兵,肯定大部分都是匈奴本部青壯男丁,他們對匈奴漢趙偽朝還是很忠誠的,總有人願意為了匈奴漢趙偽朝而死。
隻是這部分匈奴騎兵數量不多,僅僅三四千騎而已。
不過若這三四千騎能扛住唐軍騎兵一時半刻,或許能激勵更多匈奴騎兵主動上前反擊唐軍騎兵。
“鏘!”
“鏘!”
雙方騎兵的戰馬都非常疲憊,戰馬衝速很慢,慣性疊加很小,主要靠人本身的力道劈砍。
這種情況下,唐軍騎兵更精良得多的兵器盔甲,帶給唐軍騎兵相較於雙方戰馬體力都充沛的情況下更大的優勢。
唐軍騎兵身上的鋼製甲片盔甲,若是匈奴騎兵能有比較大的戰馬衝鋒慣性疊加的力道,那麼還能有些破甲的概率。
至少長槍如果正麵直接捅中,有八成概率能破甲,縱然不能破甲,也能將唐軍騎兵捅翻下馬背。
可若是沒有戰馬衝鋒慣性疊加的力道,單純憑借人力劈開或者捅刺,以匈奴騎兵手中鐵製的彎刀或長槍,哪怕是長槍正麵直接捅中,破甲概率頂多兩成出頭,絕對到不了三成!
甚至匈奴騎兵手中鐵製彎刀如果多次與唐軍騎兵手中鋼製橫刀碰撞,有概率會被直接砍斷。
一名匈奴騎兵手中彎刀,在第四次與唐軍騎兵手中橫刀碰撞以後,頓時被砍斷一截。
這名匈奴騎兵駭然色變,但不等他轉身敗逃,便被砍斷他兵器的唐軍騎兵反手一刀劈中胸口。
“噗!”
鐵製甲片破碎,鮮血濺灑,屍首從馬背上摔落。
主動上前反擊唐軍騎兵的三四千匈奴騎兵,他們在碰撞以後的百個呼吸時間內,便被唐軍騎兵凶悍砍殺六七百人,傷亡比例達到兩成。
正常來說,匈奴騎兵能承受三成到三成半傷亡才會軍心士氣崩潰。
然而,眼下這些匈奴騎兵是跟隨偽帝劉熙棄守長安城而逃,本來軍心士氣就很低落,又在奔逃了一天一夜之後還被唐軍騎兵追上,驚駭恐懼交加之下,軍心士氣更差。
傷亡超過兩成以後,便開始有匈奴騎兵承受不住了,滿目驚恐之色的轉身潰逃。
總共兩萬六千多匈奴騎兵,原本最有戰鬥力的應該是從右扶風郡出來的一萬兩千多守軍之中的兩千左右騎兵,畢竟他們少行軍了一百三十多裡,今天臨近中午才跟隨偽帝劉熙行軍到這個位置,他們保有的戰鬥力甚至能達到六成以上。
可惜匈奴右扶風郡守是一個比左馮翊郡守更貪生怕死之人,他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帶著這最有戰鬥力的兩千左右騎兵反擊唐軍騎兵,而是直接跟著偽帝劉熙繼續往西逃竄。
第一時間跟著偽帝劉熙逃竄的五六千匈奴裡麵,就有兩千左右是右扶風郡匈奴騎兵。
兩個唐軍騎兵軍團擊潰主動上前反擊的三四千匈奴騎兵以後,連同那些一觸即潰的匈奴騎兵,已經有近萬匈奴騎兵被擊潰。
還在這片區域沒有潰敗的匈奴騎兵大約還有八九千,他們大多數是不知道偽帝劉熙已經先跑了,以及不太清楚此時此刻的具體情況。
潰敗快速蔓延,往往唐軍騎兵還沒有衝到,大多數匈奴騎兵就已經在前沿崩潰之後竄逃過來的潰兵裹帶下先崩潰了。
哪怕少數能維持不被裹挾崩潰的匈奴騎兵,也在唐軍騎兵衝到以後,被唐軍騎兵凶悍的攻勢強行擊潰。
“殺!”
彭舉、蘇泰二人各帶所部軍團為一個犄角,瘋狂殺戮!
除了掉在最後麵一開始就被擊潰的一萬零幾百右扶風郡匈奴步卒士兵裡麵有大比例漢人之外,那些跟隨從長安城出來的匈奴騎兵,絕大多數都是匈奴本部出身。
麵對大比例是漢人的步卒,兩個軍團唐軍騎兵還收著點殺戮,儘可能以擊潰與俘虜為主。
但麵對絕大多數都是匈奴本部出身的匈奴騎兵,唐軍騎兵卻沒那麼客氣,大殺特殺,也不管匈奴騎兵是否想要投降,是否已經有投降的征兆。
兩個唐軍騎兵軍團以最快速度穿鑿十餘裡,擊潰匈奴步卒士兵一萬零幾百,匈奴騎兵一萬八千多,擁有馬匹的普通匈奴人、匈奴貴族等三四千人,總共超過三萬兩千人!
接下來,兩個唐軍騎兵軍團,沒有繼續向西追擊早早便逃走的偽帝劉熙,與五六千匈奴騎兵,以及一千多擁有馬匹的匈奴貴族等,而是分散追殺潰散的匈奴士兵,擴大戰果。
沒辦法,匈奴軍隊原本便延綿十幾裡,偽帝劉熙在最前麵,也就是說唐軍騎兵開始衝擊最後方的匈奴步卒的時候,其實距離偽帝劉熙都還有十幾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唐軍騎兵攻擊匈奴騎兵的時候,偽帝劉熙已經帶著最前方的五六千匈奴騎兵先跑了。
當唐軍騎兵鑿穿這十餘裡區域的時候,偽帝劉熙至少已經跑出了三十裡!
兩個軍團唐軍騎兵原本就已經急行軍了一個白天,又迅速擊潰三萬兩千左右匈奴人,或許人還能撐住,可是戰馬卻已經極其疲憊,不少戰馬甚至都已經跑不起來了。
再向前追擊,怕是要追七八十裡才能將三十裡間距抵消,真正追上偽帝劉熙一行。
根本做不到,還不如先追殺在這個位置被擊潰的匈奴步卒士兵與匈奴騎兵。
隻還有不到半個時辰天黑,天黑之後又過半個時辰,兩個軍團唐軍騎兵停止追擊,統計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