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新打電話讓管理農貿公司的尤小柔立刻找廠商下單,三十萬個曲轅犁頭,六十二萬柄鐮刀,五十八萬把鋤頭,訂單金額接近兩千萬。
現代工業化生產速度很快,一家工廠一條產線二十四小時時間就能生產兩三千個曲轅犁頭。
哪怕一家工廠隻願意用一條產線生產,卻可以同時找四五家工廠,那麼一天時間便能生產一萬多個,關中區域所需的十二萬個,八天到九天時間就能生產出來。
鐮刀和鋤頭更容易生產,一家工廠一天就能生產上萬把鐮刀或者鋤頭,同時找三家工廠,便也是八到九天時間就能生產夠關中區域所需數量。
常建新又在坡島多待了四天,用幾千萬美元,折合五個億左右買了一下固定資產,這才坐飛機回到國內。
關中區域所需的農具,常建新打算分兩批次給劉紹送過去。
他回到n市的時候,第一批七萬多個曲轅犁頭,十八萬多把鐮刀,十三萬多個鋤頭已經生產出來了,且當天晚上就能九點鐘之前就能拉到倉庫卸完貨。
之所以四天時間就有這個數量,還完成了運輸,哪怕工廠在n市三百公裡範圍內,不算太遠。
這是因為工廠多多少少都有些庫存,這些是包含了工廠的庫存在內。
拿到第一批農具,次日一大早,劉紹便下令將農具優先運往隴西等距離長安城比較遠的郡縣分發,長安城一帶的百姓最後分發。
關中百姓剛成為大唐子民不到兩個月,還不夠完全心向大唐。
隨著大唐朝廷又是發雞蛋,又是降低稅率,現在又是免費分發農具、糧種,百姓根本沒聽說過對百姓這麼好的朝廷。
相比較大唐朝廷對百姓的好,以前匈奴人建立的漢趙偽朝,簡直差到沒邊。
百姓內心大受震撼。
拿到農具,回家試用過後,這種現代鋼材製造的農具,比古代時空傳統的鐵製農具質量好太多了,百姓再次大受震撼。
農具是看得見,感受得著的質量。
然而,土豆、紅薯、玉米等糧種,卻是關中區域百姓見都沒見過,聽都沒聽說過的糧食種子,而且大唐朝廷還說土豆、紅薯畝產至少一千斤,玉米至少四百斤。
除了土豆、紅薯、玉米,大唐朝廷提供的麥種,稻種,也說畝產至少三百五十斤。
要知道,以往傳統的麥種、稻種,也就接近兩百斤,或者兩百多斤的畝產,最好最好的水田,也頂多產三百來斤稻穀。
大唐朝廷卻說提供的改良麥種、稻種,中等土地就能畝產過三百斤,關中百姓們是心有疑慮,不太相信的。
顯然,大唐朝廷官員已經大大降低產量來說了。
有糧食能畝產上千斤,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已經是天方夜譚,如果大唐朝廷說土豆、紅薯能畝產三千斤左右,百姓隻會更加不信,更加不敢種。
“朝廷這又白送農具,又降低稅率,還嚴厲打擊犯法,對我等百姓的好是可以看得見的,況且,我等種的糧食,秋收時朝廷要收稅,我等產量越多,朝廷也才能收到越多,想來朝廷不至於在這上麵欺騙我等百姓。”
“朝廷說種多少,怎麼種,我等聽著就是。那土豆、紅薯我吃過,雖說沒有稻米、白麵好吃,卻也能填飽肚子。”
大唐朝廷為了讓關中百姓相信土豆、紅薯是可以吃的糧食,而且是長在地裡的糧食,分發糧種的時候,多分發了一些,特意讓百姓都能先試吃過,知道土豆、紅薯的味道。
燒熟了吃,煮熟了吃,以及已經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等等,都讓百姓知曉。
關中百姓在談論這些的時候,劉紹已經從長安城回到了洛陽城。
僅在長安城待一夜,次日一早劉紹又馬不停蹄趕往兗州、青州、豫州,分彆在三個地方接收針對洛陽以東二十八個郡的農具。
土豆、紅薯等糧種則是已經提前運到了各郡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趕在春耕開啟之前,把糧種和農具全部分發下去。
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二十八個郡,成為大唐疆土最早的已經超過九個月,最晚的也超過四個月,而且這二十八個郡都曾為羯趙統治。
羯趙對待漢民百姓極度殘暴,百姓心裡都有一杆秤,大唐朝廷與羯趙朝廷的對比,可以用一個天上,一個地獄來描述。
差距比關中百姓眼裡大唐朝廷與匈奴漢趙偽朝更大得多。
這二十八個郡的百姓,無疑也更心向大唐得多,更信任大唐朝廷所說的話。
不過,畢竟也是第一次在大唐朝廷治下春耕,且第一次種土豆、紅薯、玉米這樣的糧食,同樣也難免議論,心有疑惑。
不管是否心有疑惑,春耕開啟,各郡縣百姓們還是有條不紊的開墾荒地,按照朝廷教受的方法播種。
有了新分發的高質量農具,今年的農耕效率比以前還在羯趙統治下,或者匈奴漢趙偽朝統治下,更高效率得多。
古代時空那邊,大唐朝廷忙著幫助百姓完成今年的農耕。
現代時空這邊,常建新也在後續一個月左右時間裡,又兩次飛往坡島,將剩下的黃金出手。
第二次出手黃金三十四噸,每盎司均價3401美元。
每盎司黃金為31.克,總計.38盎司,總價三十七億一千七百七十一萬多美元。
扣除每一百盎司十美元手續費,銀行交割倉庫每天七萬美元管理費和安保費,以及請操盤團隊,安保團隊等的花費,常建新最後拿到手上三十七億一千六百九十萬美元左右。
當日彙率7.1877,折合便是兩百六十七億一千五百九十多萬軟妹幣。
常建新第三次出手最後的三十五點五五噸黃金。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