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三十多萬大軍,其中還有超過十萬是騎兵,營寨得延綿幾十上百裡,不是簡單就能動得了的,騎兵還有可能跑,步卒卻絕對跑不了。
再說了,就算想要避戰,唐軍馬上殺到涿郡。
涿郡再往北就是幽州城,避戰又能避到哪裡去?
硬著頭皮繼續在這裡等待唐軍抵達,然後與唐軍決戰,是羯趙、拓跋鮮卑、慕容鮮卑三方胡人聯軍唯一的選擇。
劉紹率領唐軍沒有先圍困涿郡城,而是直接繞過涿郡城,直插三十多萬胡人聯軍營寨區域。
這是一場雙方加在一起,接近四十七萬軍隊的大決戰。
其中騎兵便有超過十九萬!
絕對屬於大兵團決戰,戰場之大,甚至超過方圓一百裡!
想要在幾個時辰,或者一天之內便擊潰殲滅三十多萬胡人聯軍,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哪怕胡人聯軍不反抗,唐軍正常行軍穿過胡人聯軍駐紮的區域,都得花一天時間!
戰事有些類似於淮海戰役,這裡有一兩萬胡人士兵據城而守,那裡有七八萬胡人兵馬聚為一團,隔著三四十裡又有一處五六萬胡人兵馬聚集地。
各個胡人兵馬聚集地相互聯係,互為犄角,任何一處被攻擊,都多方聯動,相互支援。
這樣的大兵團決戰,已經不是單純的將領能夠把握得住的了,得元帥之才方能統禦全局。
相較而言,唐軍規模更小,而且唐軍不需要糧道,麻煩事,以及破綻點都遠比胡人聯軍更少。
胡人聯軍規模更大,還分為互不統屬的三方,麻煩事多,破綻點也很多。
這樣的冷兵器時代的大兵團決戰,讓現代時空,借助劉紹的視角變相參與的常建新也大開眼界,深受震撼。
“這場仗你打算怎麼打?”常建新隔著時空詢問劉紹道。
劉紹早已胸有成竹,他指著模擬有涿郡城與幽州城之間區域地形、城池的沙盤說道:“我準備先直插涿郡城與幽州城中間的‘大興縣’,強攻下大興縣,將整片戰場的胡人聯軍先一斬為二。”
“然後北上掃除盤踞在幽州城一帶的胡人軍隊,再分兵攻擊右北平郡和漁陽郡,斷慕容鮮卑退回遼東,拓跋鮮卑退回平城的後路,逼迫慕容鮮卑和拓跋鮮卑不得不去救援右北平郡和漁陽郡。”
“彼時,哪怕慕容鮮卑和拓跋鮮卑兩部明知他們去救援右北平郡和漁陽郡,會導致力量分散,會被大唐各個擊破,他們為了自己還能有後路,也不會聽羯趙偽帝石勒的。”
“最終,拓跋鮮卑、慕容鮮卑、羯趙三方看上去還是聯盟,實際上卻成了各自為戰。”
“等拓跋鮮卑與慕容鮮卑大軍趕往右北平郡和漁陽郡的時候,大唐軍隊便在半路截殺他們,先滅了這兩胡。”
“滅掉拓跋鮮卑和慕容鮮卑以後,大軍調轉合圍在涿郡城一帶的羯趙主力大軍!”
雖然大唐軍隊直接比拚硬實力,也是比胡人聯軍更強的一方,屬於強勢進攻方,直接探明哪裡有多少胡人軍隊,便相應派一部分唐軍過去攻擊。
不使用任何策略,就硬吃都能把胡人聯軍吃掉。
但劉紹卻不會那樣做。
所謂獅子搏兔尚儘全力,好的策略能更容易擊敗敵軍,勝算更大,同時自身損失更小。
劉紹便充分發揮唐軍不需要後勤糧道優勢,製定出這樣一個,原本在極度依賴後勤的冷兵器時代,不太可能施行的大縱深穿插戰略。
這樣的戰略可謂大格局,大氣魄,一旦唐軍穿插成功,原本便處於實力弱勢的胡人聯軍,敗亡的概率絕對會成倍增長。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