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新直接讓尤小柔管理的農貿公司定了大量新鮮土豆、玉米粒、紅薯藤、稻種、麥種,一大部分是直接拿來吃的糧食,一小部分則是春耕的種子。
又定了一大批鐮刀、鋤頭等農具。
這些物資,他分批送到古代時空給劉紹。
趁著劉紹還在涿郡,便在涿郡城先放一批,而後劉紹騎馬趕往幽州、鄴城、清河等三個郡城,各放一批。
最後由洛陽派遣過來管理郡縣的管理,組織百姓吃食,以及開墾田地,分發糧食耕種。
劉紹等到每一個郡縣都安排有官吏以後,而且所收複郡縣的胡人人口都被清洗過一遍以後。
距離涿郡之戰過去差不多一個月時間,他才親自率領四萬唐軍騎兵,一萬唐軍步卒,總共五萬唐軍將士從幽州城出發。
向東先殺往遼東,解決那裡的慕容鮮卑,收複遼東、遼西諸郡縣。
這一天下午,距離傍晚還有一個時辰唐軍便停止行軍。
打算先在這個位置休整一夜,明天一早才繼續行軍。
“再往前行軍不到十裡就出遼西走廊了,到時候便隨時可能遭遇鮮卑騎兵襲擊!”
劉紹之所以沒有行軍到傍晚才停止,就是因為再往前就進入慕容鮮卑控製的地盤了。
雖說慕容鮮卑十二萬主力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在右北平郡邊緣,僅有一兩千騎兵逃回到遼東,但不代表慕容鮮卑就一點實力都沒有了。
事實上,慕容鮮卑剩下的軍隊如果全部拉出來的話,還能有四萬左右士兵,且其中接近兩萬騎兵。
這點力量遠不足以對抗五萬唐軍,不過劉紹也不敢太過大意。
夜晚,常建新例行聯係的時候,得知唐軍今晚宿夜的區域,他忍不住對劉紹說道:
“遼西走廊,如果選擇最窄的那處一側靠山,一側靠海的位置,建造一座關隘,絕對是一座不遜於潼關多少的雄關,可謂之‘山海關’!”
劉紹沉思了一會,腦海裡回想自己率軍路過的那一處王亮所說的位置,想象如果真的在那裡建造一座關隘,能有多麼易守難攻。
當然,劉紹並不認為現階段有建造這樣一座雄關的必要。
畢竟河西走廊以外,也就遼東慕容鮮卑實力強一些,再往外的高句麗,以及再往北的都隻是一些小勢力。
隻要唐軍拿下遼東,滅掉慕容鮮卑,其他勢力便不足為慮,並沒有真正威脅大唐的能力。
“神仙,後世的遼西走廊以外區域難道出現了什麼可以嚴重威脅中原的強大勢力?”
“甚至那個勢力已經占據了遼東?”
劉紹認為隻有出現這種情況,才有必要在遼西走廊上麵建造雄關防守。
現代時空,常建新也不忌諱,直接告訴劉紹道:“確實,未來遼西走廊以外會陸續誕生可以威脅中原王朝的勢力。”
“第一個有威脅的勢力便是高句麗,其從立國到滅亡,持續了超過七百年,現階段其才建國三百多年,還遠未到最強盛的時候,仍有三百多年國祚。”
“最早的高句麗隻是一個小勢力,但每次中原王朝出現動亂,他們便往東發展,逐漸占據遼東區域。”
“其最強盛時期,擁有帶甲大軍三十萬,而且建造有一座三麵環山,極為易守難攻的安市城,讓中原王朝多次征伐都不能攻克。”
“中原王朝滅掉高句麗之後,遼西走廊外又陸續出現契丹、女真等遊牧或半遊牧半漁獵勢力……”
“總之,你那邊從現在開始,三百年以內威脅最大的還是漠南、漠北草原,三百年以後的兩百多年,威脅最大的是川蜀以西的雪域高原,鼎盛時期他們能帶甲四十萬,且占據幾千裡雪域高原的絕對優勢地利,讓中原王朝隻能被動防守。再往後一千年,威脅最大的是遼西走廊以外的誕生的勢力……”
常建新之所以直接告訴劉紹這些,潛意識裡還是希望劉紹能在他那個時代,儘可能往這些位置發展,趕在這些位置的勢力誕生並壯大以前,把漢文明先一步推過去。
他知道,如果沒有他已經把紅薯、土豆、玉米等糧食送過去之前,中原漢文明很難在那些威脅誕生之前,把漢文明先發展過去。
因為漢文明隻能占據可以種糧食的區域,無法種糧食的區域就算占領,也無法長久,遲早還得吐出去。
但是現在已經有了紅薯、土豆、玉米,尤其是土豆連西伯利亞那種地方都能種植。
雪域高原,東北、甚至西域等很多原本不適合漢文明發展農耕的地方,變得可以發展了。
這便讓漢文明提前把未來誕生威脅的區域先占據下來,變成了可能!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