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以後,古代時空那邊。
去年春耕以前就攻下來的關中、河北等地,由於秋收得到了大量的糧食,無論是漢民百姓,還是被清洗過一輪的胡人遺民,心裡都有了盼頭,民心思定。
涼州河西走廊那邊、內河套、朔方等地雖然還有些動亂,但那些地方本就不是大唐最核心的區域,再怎麼有動亂也影響不了大局,幾千一萬駐軍就足以鎮壓。
大唐朝廷開始將所有精力用於今後南征統一天下上麵。
雖然有常建新建議不那麼急著南征,要先造好足夠多的船隻,訓練好一支水軍再南征滅掉東晉。
但那隻是針對東晉朝廷最後一擊上麵不能急。
不代表大唐就完全沒有其他動作,一點兵戈都不動。
至少有兩處位置不用等造船和水軍訓練出來。
其一是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南區域,其二是川蜀之地!
經過商議,大唐準備兩路同時出擊。
進攻川蜀由新任護國公張信率領一萬唐軍騎兵,五千唐軍步卒,進行嘗試性攻擊。
如果能輕易突破劍門關,則一萬五千唐軍直取蜀郡城,滅掉氐族人建立的成漢政權。
雖然軍隊由劉紹親自統帥,才能不需要後勤糧道,但以大唐現有的疆域,一端到另一端距離實在太遠了,還仍然每一仗都必須劉紹親自領兵,那太浪費時間了。
大唐也應該試著有些戰事讓其他將領獨立領兵。
隻給張信一萬五千兵馬,便是因為兵馬太多的話,後勤撐不住。
如果不能輕鬆突破劍門關殺進川蜀,一萬五千兵馬獨立在漢中區域,負擔已經不小了。
若是能輕鬆突破劍門關殺進川蜀,倒是可以多增兵五千到一萬,讓征伐川蜀兵力達到兩萬以上。
大軍進入川蜀以後,以川蜀的富庶,就地解決最多兩萬五千唐軍的糧草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到時候便也用不著大唐朝廷來調度糧草,對大唐朝廷的負擔不會很重。
成漢的疆域不比當初的蜀漢差多少。
一萬五千兵馬要攻破劍門關,一路殺進蜀地滅掉成漢,這對於張信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也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成漢第一代開國皇帝李雄剛死,因為其沒有嫡子,隻有十幾個庶子,所以便立自己兄長的兒子做太子,以至於他死後,他的那十幾個庶子和新繼位的皇帝李班爭了個不可開交,已然爆發內亂。
如果成漢上下團結的話,以李雄留下來的班底和精銳軍隊,全力防守劍門關等一線,唐軍想要殺進蜀地還真不容易。
劍門關等進蜀關隘,道路狹小,無法展開多少兵力用於攻擊關隘,在攻取關隘過程中,一萬五千兵馬和三五萬,甚至更多兵馬區彆並不大。
這也是為什麼劉紹初始隻給張信一萬五千兵馬,若他能夠順利殺進蜀地才考慮增兵的根本原因。
張信率領一萬五千唐軍抵達關中以後,沒有急著立刻殺進成漢地界。
甚至為了不引起成漢內部緊張,一萬五千唐軍距離大唐與成漢邊界足足兩百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