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想到,現在感覺到兒子和往日有些不一樣。
“爹地,你在看報紙嗎?”
“嗯,爹地平常都習慣每天都看。”
就現在1977年來說,全球都還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報紙無疑是獲取重要信息最重要的一種辦法。
相比起電視台的新聞報道,或者是電台的新聞報道,每日的早報,晚班,都是最容易獲取信息的機會。
對於包裕剛來說,不但早餐前要看,坐車前往太子大廈的環球集團總部期間也要看,在公司辦公室上班,如果沒有事,他也要看。
甚至,他下班坐車回來彆墅,更要看看報紙。
不僅僅是看香江的主流媒體報刊,海外的英文報刊,他也要看。
包裕剛常年和外國人打交道,他的英文非常不錯。
“爹地,家裡有信報嗎?”
信報?
香江的《信報財經新聞》,簡稱《信報》,1973年創刊,是香江首份以財經新聞為主的中文報章。
曆史上,這一份報刊在香江甚具權威性,曾被行內記者選為最有公信力的香江報章。
1973年7月3日,林山木與夫人駱友梅創辦的《信報》正式開業。
創辦初期,因當時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香江處於經濟穀底,信報經營困難。
林山木甚至把嶄新的印刷機賣給《東方日報》的馬惜茹,以維持公司運作。
現在信報算是香江財經裡麵很重要的一份報刊,如果要了解香江甚至海外財經方麵的消息,必定會訂閱。
包家不差錢,自然也有訂閱。
讓包裕剛夫婦驚訝的是,平常不喜歡看報紙的兒子今天突然提起報刊。
不過,包裕剛還是很高興。
“黛西,你把今天的信報拿過來給少爺看。”包裕剛說道。
“爹地,我要看這幾天信報的全部報刊。”
黛西在那一大堆的報紙裡麵尋找信報,因為剛才包裕剛在看報紙,已經把這些報刊都搞亂了。
包宇親自去翻看。
除了今日的外,前幾天的隻能去雜物房尋找,還真的找到了這些天的信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